全球电子协会表示,随著一支手机、伺服器或电动车内含来自数十国的零组件,即使是微小的贸易政策调整,也会对全球产业链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协会启动「电子产业贸易流向研究计划」,涵盖150个经济体及数千项电子产品,范围横跨原材料、关键零组件与终端商品,试图全面掌握全球电子贸易动态。

报告中几项关键发现包括:电子原材料贸易总额已达2.5兆美元,超越终端产品贸易的2兆美元;中国2023年进口高达6,300亿美元的电子零组件,超越美、欧、新三地总和,即便是世界最大出口国,仍仰赖全球供应。此外,自2017年至2023年,印度与越南的电子零组件进口分别大幅成长122%与83%,显示两国虽崛起为组装中心,却仍高度依赖全球零组件供应。

全球贸易现况显示,供应链的变化是「多元化」而非「脱钩」。亚洲内部贸易占区内电子零组件进口高达88%、终端产品进口69%,显示区域整合深化,并未出现明显断链现象。报告也指出,美国加征对中关税改变采购来源,却未能摆脱对全球零组件的依赖,只是将供应链转向其他伙伴如越南与墨西哥。

报告强调,全球电子供应链的竞争力关键在于「韧性」。若新兴经济体如印度想要提升产能与全球竞争力,必须扩大进口零组件,并强化上游供应链。政策上则应从「相互依存」的现实出发,强化策略性连结,而非追求孤立。全球电子协会建议,各国应避免单边贸易限制,改以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建立协调机制与针对性投资作为政策主轴,才能在动荡时代中确保供应稳定与产业竞争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日月光包场生态永续电影 携手推动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