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在本次自动化工业大展主题为3大AI制造方案,加上全球合作生态系的展示,包括:Physical Al Lab,透过延伸既有协作机器人架构,将感测与控制技术整合至「大脑」,预计2026年与策略伙伴展开试运行;Intelligent Solution,涵盖备胎检测、Auto AI Training与影像管理平台,协助客户快速导入AI检测;Instant Cobot Ready,针对CNC上下料与栈板化流程,提供即装即用的解决方案,简化过往需经多层系统整合的繁琐流程。
陈尚昊指出,公司2015年成立,员工数已达450人,并积极拓展国际据点,除美国外,墨西哥也被视为下一个战略市场,以因应台商供应链移动需求。2018年起,达明与西门子、Continental等欧洲大厂建立合作,奠定国际供应链地位。法人分析,随著全球AI与自动化市场持续扩张,达明凭借核心技术、跨界合作与市场策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并推升营收成长。
达明指出,TM Xplore I 设计理念强调「实际应用与安全性」。在以工厂为主的应用场景中,平坦地面更适合采用轮式设计,不仅能快速投入产线任务,更具备稳定性,避免双足设计可能产生的重心不稳与人员风险,确保人机协作的最高安全标准。相较于市面上偏向展示或服务用途的人形机器人,达明更专注于工业落地,延续协作型手臂的安全性与视觉专长,结合AI功能,提供能真正解决产线需求的人形机器人方案。
此次展会一大亮点是达明携手NVIDIA与工研院,共同打造AI COBOT Chef松饼机器人。只需用手机扫描厨具,即可在一小时内完成3D模型重建并生成物理参数,AI透过模仿学习即可掌握烹饪技巧,能精准翻转松饼与掌握火候,展现AI跨产业应用的可能性。工研院副总暨资讯与通讯研究所所长丁邦安指出,视觉语言模型、生成式AI与3D建模正加速智慧机器人发展,本次合作显示AI已从工业迈向智慧服务的新可能。

在TM Xplore I展示中,达明结合NVIDIA Jetson Orin平台与自研AI视觉技术,并搭配SCHUNK雄克精密夹爪与检测镜头,展现高混量、小量生产环境下的灵活应用。模组化设计让机器人能快速更换末端工具,适用于半导体、电子、汽车等高精度产线,进一步突显协作机器人的实用价值。陈尚昊也补充,达明从视觉模组、相机、软体、运动控制到AI演算法皆为自主开发,并支援GPU运算,是市场少数能做到AI原生整合的厂商。
陈尚昊指出,协作机器人市场近年虽受疫情与国际局势影响,但目前已逐步回归正轨,仍具20%至30%年成长潜力。他提到,市场龙头Universal Robot市占率逾三成,韩国Doosan及港股上市的越疆(Dooba)也积极投入,显示产业受到资本市场与制造业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