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证券表示,仍需观察川普政府将给予企业多少时间移转生产回美国,以及实务上是否可行。短期内,企业可能会倾向购买在美已有厂房的公司争取豁免,长期则需建立多元世界(multipolar)、在地消费在地生产的供应链。
彭博经济研究指出,半导体关税是否仅针对进口晶片或适用所有含半导体的产品仍待厘清。虽美国制造晶片可望取得豁免,但仍需关注终端需求的潜在冲击,其中辉达等专注AI的公司具韧性,类比与消费性电子半导体商则压力较重。
富兰克林证券投顾分析,《大而美法案》涵盖3.4兆美元税收减免与国防、边境安全开支,包含延长《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对个人与小企业的减税、扩大企业研发支出与资产折旧奖励、提高5兆美元债务上限,并取消多数《通膨削减法案》中干净能源补贴,包括9/30后购买电动车将不再享有7500美元退税,削减近1兆美元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
虽长期债务规模恐持续攀升,但法案亦有助推动长期经济成长。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与白宫副幕僚长Stephen Miller等人认为,美国可能复制1990年代情境,债务虽增加但因科技革命推升成长率,债务占GDP比重最终不升反降。如今在AI革命下,加上减税与投资奖励措施,美国有望出现生产力推动的成长,半导体、机械、制造业、国防与小型股将受惠,干净能源则受害。
富兰克林证券投顾指出,《大而美法案》对制造商及出口商利多:首先,减税有望在秋季支撑消费;第二,投资奖励与放松监管,将加速企业赴美投资与审核流程;第三,美国陆续与日本、韩国、欧洲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签署免关税协议,提升出口优势;第四,川普倾向弱势美元,进一步提高美国制造商竞争力。
富兰克林证券投顾认为,搭配联准会可能开启降息周期,以及美国持续领先的AI发展,包括Grok 4、Gemini 2.5 pro与GPT-5等模型在多项测验中展现实力,AGI雏型逐渐浮现,市场期待AI推升生产力。整体而言,长线看好美国经济与美股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