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经亚洲》报导指出,台积电2奈米将陆续在新竹宝山、高雄楠梓厂量产,根据台积电说明,美国亚利桑那州第三座晶圆厂将采用2奈米生产,但根据消息指出,台积电将在2奈米制程排除中国半导体设备,试图因应日益提升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知情人士指出,此举与美国国会议员Mark Kelly 提出《Chip EQUIP Act》法案有关。

台积电先前在先进制程生产线有采用一些中国半导体设备商提供的产品,包括中微半导体(AMEC)的蚀刻机,以及在2016年被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Beijing E-Town)收购的 Mattson Technology 工具。

如今,台积电不仅制造产能在去中国化,连上游材料与化学品也启动全面盘点,目标是在台湾与美国营运中逐步降低中国设备与材料供应比重。不过,台积电在中国境内的产线,仍将强化与当地供应商合作,以符合当地政策并兼顾供应链韧性。

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原本计划先在3奈米制程汰换中国半导体设备,但由于该制程节点自 2022 年量产以来,若在合格供应链中途换厂,不仅需耗费大量时间,也恐影响良率与制程稳定,因此公司选择在刚进入量产阶段的2奈米制程开始全面替换。台积电董事长暨执行长魏哲家曾表示,美国亚利桑那厂区建设加速后,美国将可望承担约三成 2 奈米以下的尖端产能。

前美国政府官员、半导体专家 Meghan Harris 直言,中国设备商的技术正快速逼近,美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阻止中国设备进入并扭曲全球市场。Meghan Harris强调,《Chip EQUIP Act》法案是美国国会的第一步,后续还需从关键零组件供应端管制,防止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入美国与其他市场。

《日经亚洲》分析,中国半导体制造商正逐步提高国产设备使用率,除了曝光机仍高度依赖荷兰半导体设备大厂ASML,其余环节已有明显进展。包括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Naura)等逐渐跻入全球前段班,其中,北方华创更已进入全球前6大半导体设备商之列,仅次于 ASML、应用材料、东京威力科创、科林研发与科磊。

对此,台积电不予置评,强调其全球采购策略一贯聚焦于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与多元供应链,以确保产能与制程稳定。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电5到7月由亏转盈有望损益两平 盘点3座核电厂厘清重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