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运光电自成立以来专注射频与光传输设备研发,1999年即在美国设立子公司 ACI Communications,以自有品牌行销全球,并成功进入美国大型运营商供应链,成为北美宽频网路建置主要供应商之一。随美国排除「红色供应链」政策,公司凭借严谨品质持续巩固市场地位。此次参展,则将多年通讯技术与AIoT专业导入国防,展现跨领域整合实力。

由美商 Valtec 开发的 LARUS海事无人机。吕承哲摄
由美商 Valtec 开发的 LARUS海事无人机。吕承哲摄

达运光电本次展示五大解决方案:

首先是「低轨卫星通讯系统」,可快速连接 OneWeb 卫星,支援 Wi-Fi 与 Gigabit Ethernet,搭载 ACM on TDMA 技术节省频宽三成,低延迟特性媲美地面网路,适合偏远或前线部署。

其次是「无人机远距通讯系统」,包含两款平台:由美商 Valtec 开发的 LARUS,航程80公里、续航2小时,适合海上巡防与搜救;另一款 ASTER SWARM,时速140公里、酬载3公斤,具军规抗风性,并能透过 AI 自动识别目标。

达运光电业务处长戴家欣指出,传统渔船常需租直升机寻找鱼群,成本高昂且受天候影响。若改采无人机,不仅降低费用,也能减少操作风险,尤其适用于恶劣海象。公司正以「直升机型设计」打造海事无人机方案,核心结合前端光学镜头与后端 AI 辨识,先行聚焦海事用途,再拓展至气象观测等情境。他直言「需求很大」,未来也将推向国际市场。

达运光电「海岸哨兵」系统。吕承哲摄
达运光电「海岸哨兵」系统。吕承哲摄

在防御领域,达运推出「无人机反制系统」,DDD 被动雷达可侦测最远25公里的无人机讯号,并在5公里内抑制操作系统,同时对付最多100架无人机,适合要地巡防,可快速安装于车辆或船舰。

另外,「热影像与夜视系统」包括夜视双筒镜、单筒镜与热影像瞄具,兼具轻量耐用、快速启动与多模式影像,提升单兵夜间侦察与射击精准度。

最后是「机动战情中心」,采充气帐篷设计,6至8人即可快速搭建,配备低轨卫星接收站、风光互补电力与智慧环控,兼具医疗救援与战情指挥功能。

戴家欣透露,低轨卫星通讯被视为灾害或战时最可靠的备援方式,只需电力即可启用。现场亦展示「海岸哨兵」系统,目前全台已建置33处监测点,分布于东部与南部,未来规划再增158处,每处造价约1,000万至1,168万元,主要用于24小时监控偷渡或非法入侵。

达运光电「机动战情中心」。吕承哲摄
达运光电「机动战情中心」。吕承哲摄

戴家欣提到,这些国防需求源于真实案例,像是中国人士曾驾橡皮艇自淡水入境,成为国会质询焦点,政府也因此加码预算强化边境防务。

达运光电表示,面对高速网路与国防需求升温,公司将深化国防科技研发,结合在地制造与国际合作,持续推出跨领域解决方案。未来除巩固宽频应用外,将积极投入国防航太产业,期望在全球防务供应链扮演关键角色,为国家安全与区域稳定提供支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斥资1400万元打造!「爱尔丽5号」军规救生船5大特点曝光 巡航速度最高可达5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