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超群指出,外界常聚焦于AI演算法与软体创新,却忽略硬体是驱动AI的根基,AI晶片要运算快、记忆体也要快,还要能永久储存。他强调,半导体的中后段环节如散热、封装与测试更是不可或缺,而这正是台湾最强的实力来源。

他直言,台湾代工服务的关键在于两项能力:保密与服务精神。台积电所代表的专业代工文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模仿,而是一种深刻的服务哲学,台湾人懂得吃透问题,懂得服务客户,这是别人拿不走的。

谈到AI产业的竞争态势,卢超群形容现况如同「超级集群(Cluster)的大战」。他举例,NVIDIA投资1000亿美元给OpenAI,后者再投入同额给Oracle,再向NVIDIA购买300亿美元的晶片;一周后AMD入股OpenAI,Broadcom则协助开发ASIC晶片,他指出,OpenAI、NVIDIA、AMD、Microsoft的策略联动,正在形成跨界联盟,台湾在这场战局中必须明确定位。

卢超群认为,台湾不能只当供应商,要成为这个生态的一部分,台湾拥有制造与代工基础,但若不理解AI背后的软体核心,就无法在AI供应链中发挥更高价值,「AI的脑我们一定要懂,否则就只是帮别人做工。」

钰创董事长卢超群(左)与前台积电共同营允运长、鸿海董事蒋尚义(右)。吕承哲摄
钰创董事长卢超群(左)与前台积电共同营允运长、鸿海董事蒋尚义(右)。吕承哲摄

面对AI重塑产业结构,他强调台湾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主权研发产业执行中心。该构想并非依赖政府预算,而是透过对AI与半导体产业课税筹资,「AI赚钱的要缴税,外资来台设研发中心也要缴税,这笔钱专款专用,让我们有稳定的研发基金。」

卢超群回忆,当年李国鼎推动科技产业时,给予年轻创业者资金与自主权,让张忠谋创立台积电、自己成立钰创,「我们那时候才三十多岁,他让我们去实践理想。」他感叹,如今年轻人虽有能力却缺乏资源与舞台,要让新一代有力量创新,国家要帮他们创造条件。

他进一步表示,若能每年从税收中挹注约10亿美元,用于AI、半导体与软体的联合研究,将能形塑具台湾特色的AI技术与应用生态,我们要打造属于华文世界的主权AI,也要让OpenAI愿意与我们并肩合作。

展望未来,卢超群以三阶段论述台湾的AI策略。短期要「彻底服务」、中期「补足记忆体与AI晶片能力」、长期则是建立「自主研发与人才培育体系」。他强调,好好把事情做好,彻底服务全球AI产业,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收红近200点 台积电小涨收14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