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300拉动Blackwell主要营收 网路业务成新爆发点

黄仁勋指出,AI 基础建设需求持续大于供给,「云端全面售罄」已成常态。辉达正处于加速运算、生成式 AI 与代理 AI 三大平台同步转换,推升 Blackwell 本季正式放量,其中 GB300 伺服机柜贡献 Blackwell 营收的三分之二。公司也预告下一代 Rubin 将于 2026 年下半年量产,产品节奏明确,强化长期成长动能。

资料中心网路业务更成最大亮点,第 3 季营收达 82 亿美元、年增 162%,辉达正式成为全球最大 AI 专用网路供应商。公司指出,AI 训练与推理规模暴升,使高效能网路成为下一个成长引擎。

辉达说明,目前提供三种网路架构:NVLink 对应垂直扩展(scale-up)、InfiniBand 与 Spectrum-X 对应水平扩展(scale-out),而今年推出的 Spectrum-XGS 则支援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可满足千兆瓦级 AI 工厂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乙太网路 GPU 连接率已接近 InfiniBand,显示开放式架构加速被采纳。

辉达说明三大缩放定律。NVIDIA提供
辉达说明三大缩放定律。NVIDIA提供

黄仁勋再度澄清:ASIC难取代GPU AI演进速度才是风险

外界关注科技巨头自研 AI ASIC 是否会威胁 GPU 在推理市场的地位。对此,黄仁勋明确表示,ASIC 仅适用于极端高量且任务固定的场景,但生成式 AI 与大型语言模型演进极快,产品还没流片,模型就已经改版,使 ASIC 难以追上需求。

黄仁勋更是点出关键,其实这不是公司竞争,而是团队竞争,因为能打造出极为复杂的 AI 晶片团队,其实全球没有几个,并强调辉达的研发团队在三大缩放定律发展(Scaling Laws):预训练扩展(pretraining scaling)、训练后扩展(post-training scaling)与测试阶段扩展(test-time scaling),也就是AI推论(inferencing),都具有不可取代性。

黄仁勋指出,辉达的GPU 具备涵盖训练、推理、搜寻、压缩、推荐等广泛任务的通用性,加上 CUDA、生态系与 NVLink、GB 系列完整平台支撑,成为企业级 AI 的基础架构。随著多模型与代理AI崛起,弹性将比单一任务最佳化更重要,GPU 的通用性因此成为最大护城河。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亮相下世代Vera Rubin 超级晶片。翻摄NVIDIA官方YT直播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亮相下世代Vera Rubin 超级晶片。翻摄NVIDIA官方YT直播

库存与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增 反映提前备货增产

财务部分则是这次市场讨论最多的焦点。本季库存季增 32%、生产与采购承诺(supply commitments)季增 63%,反映公司提前为 Blackwell 与 Rubin 准备扩产。辉达说明,库存增加集中在原料与在制品,制成品反而季减两成,代表是为未来放量备料,而非需求转弱造成的成品堆积,与供应链为 2025、2026 年需求爆发提前备货一致。

然而,有看空者以应收帐款周转天数(DSO)上升作文章,指称这是 AI 需求放缓的证据。不过,财报显示,本季 DSO 为 53.3 天,较上季 54.1 天缩短,且辉达营收仍创历史新高。推升 DSO 的主因是云端客户采购规模增加,尤其网路设备年增 162%,而企业与 CSP 在建置 AI 厂房前 4~6 个月会先购买网路设备,属正常前置采购。换言之,DSO 增加反映高成长周期,而非需求转弱。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左)与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右)于今年台积电运动会同台。吕承哲摄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左)与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右)于今年台积电运动会同台。吕承哲摄

AI晶片仍供不应求 黄仁勋喊想要更多产能

展望后续,辉达表示需求仍远大于供给。法人提问中,公司指出 Blackwell 与 Rubin 在 2025~2026 年合计将贡献约 5,000 亿美元营收,随新订单持续加入,总量仍可能上修。黄仁勋强调,AI 训练、推理与代理AI工作负载同时成长,必须与更多地区、更多供应商合作,提前预约未来产能,才能满足全球对 GB300 与 Rubin 的需求。黄仁勋日前在台积电运动会也被魏哲家透露「想要更多晶片」,至于有多少,「是机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加油族注意!下周汽、柴油价格因这原因不调整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