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to2组别,地主车手 Senna Agius(Kalex) 在家乡观众面前展现完美表现,全程稳定领跑,最终以领先姿态摘下胜利,为澳洲车迷带来最热血的结局。紧追在后的分别是同样驾驶Kalex赛车的 David Alonso 以及从杆位起跑的 Diogo Moreira,三人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也让比赛张力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所有Moto2车手都使用 SC1软质前胎 搭配 开发款D0922规格中性后胎——这是本站轮胎配置中最软、也最具抓地力的一组搭配。倍耐力针对这组胎体结构进行优化,让车手能在高强度煞车与长时间倾角中维持稳定支撑,而结果也证明这项改良奏效:Agius全程节奏稳定,整体比去年快了将近9秒,平均每圈提升约0.4秒,并由第八名完赛的 Albert Arenas 在第二圈刷出 1'30.253 的全新正赛最速圈纪录。

Moto3新科世界冠军José Antonio Rueda(KTM)再度发挥冠军气势,从起跑便稳定掌控比赛节奏,最终拿下本季第十场胜利。倍耐力提供
Moto3新科世界冠军José Antonio Rueda(KTM)再度发挥冠军气势,从起跑便稳定掌控比赛节奏,最终拿下本季第十场胜利。倍耐力提供

在Moto3级别,新科世界冠军 José Antonio Rueda(KTM) 再度发挥冠军气势,从起跑便稳定掌控比赛节奏,最终拿下本季第十场胜利。地主车手 Joel Kelso 虽全程紧咬,但仍以些微差距屈居第二,第三名则由同样骑乘KTM的 Álvaro Carpe 拿下,KTM三车包办颁奖台成为本站焦点。

多数Moto3车手选择 SC2中性胶料前后胎 出战,兼顾稳定与寿命。其中,第五名完赛的 Maximo Quiles(KTM) 是少数选择 开发款C1096规格硬质后胎 的车手之一,仍能保持不俗竞争力。最速圈则由Carpe在第三圈刷出 1'35.323,整场比去年缩短超过10秒,平均每圈进步约0.5秒。

Moto3地主车手Joel Kelso虽全程紧咬,但仍以些微差距屈居第二。倍耐力提供
Moto3地主车手Joel Kelso虽全程紧咬,但仍以些微差距屈居第二。倍耐力提供

虽然当天气温仅约20°C、赛道温度约25°C,加上强烈海风让车手操控难度倍增,但轮胎的表现依然稳定,磨耗均匀且在长距离作战下维持一致的抓地力。

倍耐力摩托车赛事部门总监 Giorgio Barbier 也在赛后表示满意:「在这样多变的风势下,两个级别仍能打破去年成绩,证明轮胎的稳定性与进步幅度相当惊人。Moto2的进步归功于我们全新的 D0922 后胎结构设计;至于Moto3虽使用与去年相同的配方,但随著车手熟悉度提升与车辆技术进化,整体速度仍明显提高。」

他补充说:「菲利浦岛是对轮胎最严苛的赛道之一,但无论是高负载弯还是低温环境,轮胎在整场比赛中都维持了线性的性能表现。像Rueda在最后一圈依旧能跑出接近最速圈的节奏,就是最佳证明。」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福斯商旅全新Caravelle 担纲金钟60指定尊荣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