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与海事论坛(Global Aviation and Maritime Symposium)今天在新加坡登场,众多业界领袖与会,聚焦政策、国际合作与制度设计等议题讨论。新加坡交通部代理部长萧振祥(Jeffrey Siow)、ICAO秘书长萨拉萨尔(Juan Carlos Salazar)、IMO秘书长杜明奎(Arsenio Dominguez)等人出席。
萧振祥致词时表示,新加坡这样的小岛国,与世界的连结是生存之本,如今新加坡已是全球主要航空与海运枢纽,航空航线连接约170个城市,海运通达逾600个港口,新加坡是国际旅运与贸易的重要中枢,促进人流与货物流通全球。
「正因新加坡的连结性,我们得以第一线观察并体会全球趋势如何影响航空与海事领域」,萧振祥表示,当前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环境日益不稳定,关税、制裁及地区冲突改变了航空与航运路径,导致企业与消费者面临成本上升与不确定性加剧。
他说,企业因应不确定性调整供应链策略,从「即时生产」转向「备援备货」。此趋势在疫情时就出现,并影响全球货运布局与港口运作。航空与海运的客货量不断上升,各国努力建设基础设施、提升能力以满足需求。
新加坡于1993年担任IMO理事会成员,于2003年担任ICAO理事会成员。萧振祥指出,在当前不可预测的全球局势下,ICAO与IMO等多边机构,是维系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重要支柱,集体行动与全球合作的平台,对跨越国界的问题更显重要。
谈及永续议题,萧振祥说,长远来看,气候变迁使永续发展成为交通政策与营运的核心议题,消费者与产业界都要求使用更环保的燃料与技术,这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一部分;人工智慧、数据分析到即时监测等应用技术越来越多,带来机遇也伴随风险。
「随著运输量持续增长、营运环境愈加复杂,维持安全变得更加不易」,他指出,无论是航空还是海运,皆在导入新科技来提升效率与生产力,但这些技术同时也带来风险,例如网路安全威胁与系统漏洞,因此必须确保从业人员能安全运用技术,并在压力下做出正确判断,使得培训工作至关重要。(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