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满72岁的习近平,已经进入第三任的中国国家主席任期,过去他在国际新闻中总是有满满的「存在感」,除了出席中共高层会议、指示「重大决策」,还频繁出访,2013年至2019间,他平均每年访问约14个国家,2014年更访问多达20国达到高峰。而今年上半年仅出访3次,共访问5个国家。去年则出访4次,访问10个国家。
今年7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习近平派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出席,打破过去12次亲自出席的传统。《华尔街日报》称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原定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峰会,在中国官员向欧盟表示习近平今年没有访欧计划后,才改为在北京举行。
报导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年事渐长,且第3个5年任期将在2027年结束,他减少出访,以下放部分领导人职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骆明辉表示,「习近平越来越愿意将外交政策执行层面事务,交由他信任的代表处理」,并在中国遭遇经济困境之际,把精力放在优先处理国内问题。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政治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指出,习近平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峰会,可能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不大,而更多是与倒时差有关,「随著年龄的增长,他正谨慎管理自己的出行以保存体力」。
报导指出,习近平改以东道主身分在外交圈保持活跃,2023年习近平接待了至少74次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实际领导人的来访,2024年更上升到84次。而2013年至2019年期间,习近平平均每年接待约76次外宾来访。

习近平的副手们填补了海外出访的空缺。去年,李强出访13个国家,与前任总理李克强出访最频繁的2014年相当。
另一位经常出访的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他被看好可能接任外交部长,刘建超2022年上任以来的出访频率高于其前任,包括美国与西方民主国家等过去中联部长通常不会访问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