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疾管署说明,屈公病的病媒蚊与登革热相同,由带病毒的白线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而屈公病的潜伏期为2至12天,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5天为病毒血症期,感染症状包括突然发烧、关节痛或关节炎(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手腕和脚踝)、头痛、恶心、呕吐、疲倦、肌肉疼痛,约半数患者会出现皮疹;症状持续3至7天。


中央社报导,据广东省疾控局消息,7月27日至8月2日一周时间内,广东省新增2892例屈公病(当地称基孔肯雅热)病例,其中2770例集中于佛山,目前未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目前累计病例已超过7000例。


此外,2日在香港发现首例境外输入病例,一名曾在佛山停留2周的12岁男童,返回香港不久即出现发烧、手指关节痛等症状,经核酸检测后确认感染屈公病,但症状轻微。


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昨日发布通知,要求全市所有零售药店严格执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重点管控47种治疗屈公病引起的发烧、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的药品,其中包括各种感冒药、在中国广为人知的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等,且都包含儿童剂型。


当局称,对收集的购药人资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疫情防控需要。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日将前往中国旅游的旅游警示上调为二级,建议计划前往中国的旅客加强预防屈公病的措施,并建议欲前往疫区的民众接种疫苗。


据央视新闻报导,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表示,目前广东省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本周广东全省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核心区顺德区报告病例数连续下降。「但国际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广东省对外交流频繁,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疫情防控仍面临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在7月22日发出警告,指当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屈公病病毒传播情况,印度洋地区的新疫情已蔓延至欧洲和其他大洲,提醒各国做好因应准备,防止2004年至2005年的疫情重演。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我海洋船又调皮了!闯日海域遭警告 急抛一物驶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