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日前组团访台,成员包括立陶宛前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及大西洋理事会印太安全计划主任加劳斯卡斯(Markus Garlauskas)。一行人与副总统萧美琴及外交部长林佳龙等交换意见。
大西洋理事会昨天晚间刊出加劳斯卡斯访台心得。内容指出,加劳斯卡斯在台湾一周,与多位民间产业领袖及政府官员会面。
加劳斯卡斯说,与他交谈的大多数人因美国的军事支持而受到激励,因为这些人觉得「基本上必须靠展现自己有意愿并且有能力作战,来赢得这份支持」。例如,台湾正持续增加国防预算。
总统赖清德9月勗勉国军时表示,明年度的国防预算按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标准将达到台湾GDP(国内生产毛额)的3.32%,可望在2030年前达到GDP的5%。
台湾之所以急于强化备战,还有另一个原因。加劳斯卡斯说,上周他接触的一些台湾人士假设,在遭受初步攻击后的「第一周甚至两周」,他们将必须在「几乎没有直接军事支援」的情况下「撑住并反击」,以等待国际伙伴动员军力。
「台湾可能得先展现出坚定抵抗、不愿投降的决心,国际社会,包括美国,才会愿意全面支持其防御。」
加劳斯卡斯在美国政府任职近20年。2014年7月至2020年6月,他被任命为国家情报会议北韩问题国家情报官,隶属国家高级情报部门。
身为国家情报官,加劳斯卡斯领导美国情报界对北韩问题进行战略分析,并扩大与非政府专家的分析合作。他也为总统过渡交接及美国北韩高峰会等高层政策咨询提供直接的分析支援。
去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RIMPAC)于6月举行,中国未受邀。加劳斯卡斯当时受访表示,RIMPAC于2014年和2016年曾邀请中国,但却引起反弹,因为中国对此加以利用,「这绝对让美国及其盟友觉得上当」。
加劳斯卡斯指出,中国实际上是把那当作收集情报的机会,并在国际水域建造更多的人工岛屿并将其军事化,于RIMPAC举行的前几个月在台湾进行咄咄逼人的演习,更用水砲攻击菲船。(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