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9日在粉专上PO文「小心脚下毒袜子」,他表示袜子是健康的「第一防线」,许多人曾因为「价格便宜」或「设计可爱」而冲动购买,但这些可能不仅磨损皮肤,还会悄悄危害健康。黄轩表示根据国际研究,错误材质与制程的袜子,已被证实与皮肤过敏、内分泌干扰,甚至癌症风险有关。

 

4款毒袜子 医曝:恐藏一级致癌物

1、气味很呛:如果买回来的袜子闻起来有塑胶味、刺鼻化工味,那可能是有害化学物残留,包括「芳香胺染料」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物质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容易引起过敏性皮肤炎,甚至进入血液影响全身健康。

2、掉色袜:袜子一洗就褪色不只是品质问题。染料如果不稳定,可能含有重金属或亚硝胺。当皮肤出汗,这些物质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甚至影响甲状腺与生殖系统。合成染料中可能含有重金属、致癌「偶氮染料」分解物、结合剂(mordants)等化学物质,且汗水或水洗都可能促使这些物质释出,进而造成皮肤刺激、过敏或吸收入人体。

3、袜口勒痕:不少袜子为了「防滑」或「塑型」,袜口设计得非常紧。长期穿著过紧的袜子,会压迫血管与神经,增加静脉曲张、血栓甚至深部静脉栓塞(DVT)的风险。

4、廉价袜:低价袜常为压低成本而使用甲醛等防皱剂。甲醛不只会刺激皮肤,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第一类致癌物,长期暴露与鼻咽癌、白血病等癌症相关。

安全选袜3原则 「看、洗、挑」

医师黄轩表示,选袜子时要谨记「3原则」,包括:购买时选择有信誉的品牌,购买「无甲醛」、「无偶氮染料」的产品;新袜子买回来后,建议先用清水或温和洗涤剂清洗,减少残留化学物质,日后避免用高温洗涤,减少释放更多化学物质;婴幼儿皮肤敏感,应特别注意选择天然材质的袜子,对化学物质敏感的人,应避免穿著染色鲜艳或气味刺鼻的袜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便当鸡腿一咬「整只生肉」 她惨送急诊!惊人照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