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烟联盟召集173个团体召开记者会,指出只要在Google输入「加热烟」就能找到近20个贩售网站,还有社群平台和LINE群组暗地推销,不少学生甚至在脸书搜寻「电子烟」后,一小时内就被超过10名卖家私讯推销。团体痛批,台湾已实施28年的《烟害防制法》,如今却因新型烟品形同「破功」,若政府不正视问题,恐让40年的控烟成果一夕瓦解。
各界代表也点出,烟商利用「广告话术」吸引年轻人,例如推出各式加味产品,让学生误以为「不危险」。董氏基金会更提醒,无论加热烟或电子烟,烟商套路都是一样,锁定年轻族群拓展市场。为避免青少年误入陷阱,政府除了要强化查缉平台,也应将名称扩大为「新型烟品查缉平台」,全面监管。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换照下修70岁!高龄死亡增5.2% 民团批配套不足断送长者出门路
此外,专家批评政府的「有条件通过」政策逻辑错误。依《烟害防制法》,加味烟本来就禁止核准上市,如今却以「先通过、日后再撤销」的方式处理,完全本末倒置。医界直言,公共卫生的基本原则应是「事先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加味加热烟对年轻人危害甚大,政府更不该护航烟商。
国际间早已发出警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加味烟品是青少年接触尼古丁的主要原因,且约9成加热烟使用者,最后会成为多重烟品使用者。拒烟联盟最后再度强调,为了下一代健康,政府必须立即行动,禁止加味加热烟上市,并严格取缔网路上的违法广告与贩售。

本周高温持续!中南部防午后豪雨 3热带扰动酝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