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泓哲文章列表

连续雨弹来了!梅雨报到 一周3波锋面接力变天

连续雨弹来了!梅雨报到 一周3波锋面接力变天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受到锋面接力影响,台湾今(1)日起正式进入多变的天气模式。中央气象署指出,未来一周天气呈现「晴雨交替」的型态,尤其是午后最容易出现雷阵雨,提醒民众外出务必带伞、防雷电。气象署表示,今起将有3波锋面接力报到,时间分别是今日、周日(5/4)及下周二至三(5/6至5/7),变天脚步频繁。

他投书国际期刊称「台湾新冠死亡率58%」 卫福部急发函要求撤文护医疗

他投书国际期刊称「台湾新冠死亡率58%」 卫福部急发函要求撤文护医疗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2名医师近日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发表投书,指称台湾健保体系即将崩溃,并提到急诊壅塞等问题。然而,文中竟误把Omicron重症患者中病毒株占比58.2%,错误引用为新冠死亡率,引发国内医界与政府高度关注。卫福部长邱泰源痛批:「这种错误数据会让国际误解台湾医疗,真的很不应该。」

乳癌晚期不等于绝望!她靠自费新药延命6年 还能单车环岛、泳渡日月潭

乳癌晚期不等于绝望!她靠自费新药延命6年 还能单车环岛、泳渡日月潭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乳癌是台湾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新增约1.7万名患者,其中不少人被诊断为「荷尔蒙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癌。这类型乳癌若出现转移,以往治疗成效有限,但随著CDK4/6抑制剂这种口服标靶药问世,让许多病友看到希望。目前健保给付最多2年,许多治疗有效的病人希望延续用药,却苦于高昂费用。医师呼吁,治疗有效者应持续用药不中断,以延缓病情恶化、提升存活率。

天气急转弯!锋面连续来袭 「这几天」出门一定要带伞

天气急转弯!锋面连续来袭 「这几天」出门一定要带伞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近期天气稳定,但从明天(5月1日)起,天气会急转直下。气象粉专「台湾台风论坛」提醒,明天和周日(5月4日)各有一波锋面扫过,5月上旬预估还有4、5波锋面接力登场,虽然都是移动型,停留时间不长,但对中部以北及东半部影响大,天气可能一天晴一天雨,建议大家出门记得带伞。

为何仅1/3性侵受害者愿意报案? 马偕医院「丹宁行动」让受害者不再孤单

为何仅1/3性侵受害者愿意报案? 马偕医院「丹宁行动」让受害者不再孤单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今(30)日是「国际丹宁日」,马偕医院六大院区同步响应,总院长张文瀚与6位副院长穿上牛仔裤上班,象征支持性侵害受害者与推动性别平等。这群平时总是一身正式西装的医疗高层,不但换上牛仔装,还特别戴上牛仔口罩,用实际行动表示:「我们愿意站出来陪伴每一位受害者」。活动现场也拚出象征「尊重、平等、包容、自由、赋权、支持、发声与希望」8大理念的拼图,邀请社会大众一同参与守护行列。

别再乱试!「射在外面」无法避孕 医分享「这3大错误」最容易中奖

别再乱试!「射在外面」无法避孕 医分享「这3大错误」最容易中奖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许多年轻人谈恋爱时会误信「体外射精、计算安全期、吃事后避孕药」就能避孕成功,但其实这三种方法避孕失败率很高。台大医院妇产科讲师戴怡芸表示,诊间常见青少女因肚子痛就诊,照超音波才发现怀孕,当事人和家长都吓坏了。这些青少女甚至没发现自己月经没来,还以为事后药只要在72小时内吃就一定有效,事实并非如此,因此青少年的避孕观念真的要加强。

40%女性6年没做抹片 医急呼吁:别让子宫颈癌找上门

40%女性6年没做抹片 医急呼吁:别让子宫颈癌找上门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子宫颈癌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台湾女性子宫颈癌发生率排名第9、死亡率第8,情况不容忽视。不过,有高达40%的女性在过去6年从未做过抹片检查,30岁以上女性的年度筛检率仅约25%,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70%覆盖率。高雄容妇产科医师徐昕宜指出,许多女性因害怕不舒服而避检,错失早期发现癌前病变的机会,提醒大家「早发现、早治疗」才是避免遗憾的关键

「只是蛋白尿」竟险丧命!65岁妇「一错误」 一年后插管、透析、靠轮椅逃生

「只是蛋白尿」竟险丧命!65岁妇「一错误」 一年后插管、透析、靠轮椅逃生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65岁的陈女士本身有高血压,平时都有规则服药,但没有糖尿病。有次健康检查发现蛋白尿,但因为当时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没多加理会。一年后再做检查,却发现肾功能出问题,肾丝球过滤率低于15mL/min,蛋白尿高达2.6克/天。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罕见的自体免疫疾病「抗嗜中性白血球细胞质抗体血管炎」(AAV)。

今热飙35℃!明变天「2波锋面接力」 雨一路炸到下周

今热飙35℃!明变天「2波锋面接力」 雨一路炸到下周

【记者黄泓哲、江宜洁/综合报导】今(30)日天气与昨(29)日类似,各地大致晴朗稳定、水气偏少,即便清晨仍有些凉意,不过随著东北季风减弱,白天高温有机会飙破30℃,尤其南部甚至可热达35℃,外出记得防晒补水。值得注意的是,明(1)日起陆续会有两波锋面接力报到、雨一路下到下周,且5月10日过后更会开始有「下到发霉」的梅雨锋面味道出现,至于今年首台是否生成?专家也给出答案。

健保新政上路!国产药更有利 药价改革4大重点一次看

健保新政上路!国产药更有利 药价改革4大重点一次看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为了让健保用药更稳定,避免国际情势变化、原物料短缺或运费上涨时药品供应出问题,卫福部健保署修正了「全民健康保险药物给付项目及支付标准」和「药品价格调整作业办法」。新规定已在114年4月26日公告,希望能提升台湾药品供应的韧性,也呼应世界卫生组织推动的「在地制造」政策,确保国人健康和生命安全。

麻疹还在烧!1本土个案匡列460人 3境外都从「这国」回台

麻疹还在烧!1本土个案匡列460人 3境外都从「这国」回台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国内上周新增1例本土麻疹病例及3例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今(29)日公布,新增的本土个案是北部20多岁男子,为日前公布的境外移入引发职场群聚感染的新增确诊者。他曾和确诊者同处空间,接触后7天出疹,经通报采检确诊,目前已匡列460人持续追踪至5月14日。此外,新增的3名境外移入个案,皆曾在4月上旬到越南旅游,返国10至12天后发病,包括南部1名20多岁男子和北部2名30多岁男女友人。

新冠又回来了?连3周门急诊人次升 疾管署曝「这时」恐达高峰

新冠又回来了?连3周门急诊人次升 疾管署曝「这时」恐达高峰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今(29)日指出,疫情已连续3周上升,显示新冠病毒又开始流行,且可能在5月或6月达到高峰。疾管署提醒,民众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高龄者或有慢性病的人,务必尽速接种新冠疫苗,降低重症或死亡的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也可到药局、超商等地购买家用快筛,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白内障非老人专利 有这「5大隐忧」年轻人也易中镖

白内障非老人专利 有这「5大隐忧」年轻人也易中镖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45岁高先生是外商公司的高层主管,这一年多来发现自己看萤幕越来越吃力,打球也常常挥空。前往眼科确诊为白内障,让他震惊直呼:「不是老人家才会得吗?」,但事实上白内障绝非年长者才会得的病症,3C产品过度使用、高度近视、糖尿病、长期吃类固醇或眼睛曾受伤的人,都可能提早得白内障。

气管被挤歪!74岁妇颈部肿胀「怪怪的」 手术竟挖出「芭乐大」肿瘤

气管被挤歪!74岁妇颈部肿胀「怪怪的」 手术竟挖出「芭乐大」肿瘤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74岁的黄女士10年前曾因右侧甲状腺结节,开刀切除后也固定服用甲状腺素。3年前发现左侧结节慢慢变大,近期出现吞咽困难,摸到颈部肿块,就医检查后发现结节已长到侵犯胸腔,经转介至台北慈济医院胸腔外科洪嘉聪医师门诊,竟发现她的气管已被13公分大的结节挤到右边,虽然呼吸还正常,但为避免恶化决定动手术。洪医师沿著她10年前留下的7公分颈部伤口切开,成功将芭乐般大的结节连同甲状腺一并摘除

陈文茜新肿瘤不是癌症是「间质性肺病」 最惨情况恐成「菜瓜布肺」

陈文茜新肿瘤不是癌症是「间质性肺病」 最惨情况恐成「菜瓜布肺」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67岁资深媒体人陈文茜,近来坦然面对疾病挑战。她在社群上透露,自己左肺同时罹患黑色素瘤、非开放式肺炎、肺浸润,以及因免疫疗法引起的新问题——间质性肺病,坦言这次的病情比癌症还要棘手。事实上间质性肺病确实是相当严重的肺部病症,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王鹤健就曾分享,一旦发生肺部肺结疤和纤维化,对于病人来说通常是不可逆的。

云系+锋面接力 一周剧烈转雨!「2025首台袭击」气象署回应

云系+锋面接力 一周剧烈转雨!「2025首台袭击」气象署回应

【记者黄泓哲、江宜洁/综合报导】今(29)日锋面远离、全台天气明显转好,不过接下来五月恐迎来今年首个台风,另加上梅雨季即将登场,周四(1)起水气增多、天气转差,且周日(4)还有新一波锋面报到,未来一周恐剧烈变天,提醒民众一定要多加留意最新气象预报。

今锋面通过全台有雨!明后2天雨渐歇又升温 今年首台「这时」报到?

今锋面通过全台有雨!明后2天雨渐歇又升温 今年首台「这时」报到?

【记者黄泓哲/综合报导】今(28)日锋面通过,全台天气大变!高雄以北、宜兰地区出现短暂阵雨,中部以北雨势最明显,花莲、台东则是多云有阳光,但也有零星小雨,提醒大家外出一定要带伞。到了傍晚后,雨势将逐渐减弱。不过,随著东北季风增强,北部白天高温降到23至24度,中部、宜花26至28度,南台湾则热到29至35度,北部和宜兰夜晚低温更会下探19至20度,明显转凉。

护理荒快动摇国本 医界提「15亿救援计划」要救回4万护理新血

护理荒快动摇国本 医界提「15亿救援计划」要救回4万护理新血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台湾医疗体系中的护理人力严重短缺,造成第一线照护压力爆表,甚至有可能动摇国本。2025年4月27日,「健康台湾全国论坛」在台北荣总举行,600位医界代表参加,其实早在论坛前两天,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已率先集结台湾五大医事团体理事长开会,针对护理荒提出解方。他主张政府应立即启动「护理科系奖学金计划」,每年仅需花15亿预算,估计可从源头支持护理人才培育,避免护理人力断层危机进一步恶化。

台大医院复苏科学中心跟「死神」抢人! 拚出67%奇迹生还率

台大医院复苏科学中心跟「死神」抢人! 拚出67%奇迹生还率

【记者黄泓哲/台北报导】40岁的宋先生在参加台北马拉松时,突然倒地失去呼吸和心跳,生死一线间,幸好在现场医护人员紧急抢救、送往台大医院后,经过一连串高品质的急救和复苏照护,奇迹似地康复出院。更令人感动的是,一年后,他又回到台北马拉松的赛道,顺利完赛!这段重生故事,正是台大医院「复苏科学中心」全方位救护实力的最佳证明。这个中心是台湾第一个专门处理心跳停止到康复的医疗单位,整合「生命之链」六大关键流程,从第一时间急救到神经康复,守护每一条宝贵的生命。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