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号台风「桦加沙」接近台湾之际,中央气象署与台大台风研究中心合作,派遣 Astra 喷射机执行高空观测。飞机自台中清泉岗机场起飞,历时约4小时,进入台风周边空域,在海拔约1万3千公尺高空投掷探测仪器,搜集风速、气压、温度等关键数据,并即时回传气象署,随即投入台风预报作业。这些资料同时分享给全球气象中心,协助提升对路径与结构的判断准确度。
气象署说明,由于海上观测站稀少,各数值模式对台风环流结构仍存有不确定性,因此透过飞机投落送,可有效补足海上关键资料,对暴风半径与环流研判特别有助益。为了发挥最大观测效益,气象署与台大依据台风可能的未来路径与大气环境规划航线,针对桦加沙周围7级风暴风范围及路径上重要区域进行观测。
前气象局长郑明典指出,从云型变化与所在位置研判,「桦加沙」的强度符合美军台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所列的「超级台风」标准,被外界称为今年「风王」。气象署也强调,台湾自2003年起便推动飞机观测计划,至今累积完成近九十次飞行。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台风飞机观测的先驱,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刊登于国际期刊,也多次在国际研讨会发表,受到高度重视。
2008年台湾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的亚太区域联合台风观测计划(T-PARC),观测过程还被国家地理频道拍成纪录片,于全球播出。气象署表示,这些跨国合作与长期累积的经验,让台湾在台风研究与预报上逐渐建立国际地位。此次针对「风王」桦加沙的飞机观测成果,不仅展现科研实力,也对即时防灾与提升台风预报精准度有重要意义。
火線話題 | 强台桦加沙来袭
這篇報導屬於「 强台桦加沙来袭 」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