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方介绍,策展灵感源自于日常中不经意留下的痕迹:床单的褶痕、地上的脚印、揉成一团的纸张,或衣物上的污渍。这些微小的细节,却像一种低语、日记般,悄悄地诉说著生活的轨迹。
在创作的语境中,痕迹不仅是物理上的残留,更是一种可见的叙事,它可能是瞬间的动作,也可能是时间累积的形状;既可能蕴含情感记忆,也可能隐身于城市缝隙。「痕迹悄悄话」透过多元媒材转化这些线索,引导观众思索痕迹在个人记忆与集体经验中的连结。

馆方指出,戴尔芬‧普伊耶关注身体在进行中所留下的痕迹,透过拓印与立体造型将瞬间的姿态转化为凝结的形象。作品《躯干》和《忧虑》皆取材自引体向上的动作,呈现身体奋力的状态;《敏捷#4》则表现身体伏倒在横杆上,仿佛摔倒或是力竭的瞬间。她先绘制图案、剪出模板,再以发泡胶压制身形,虽然制作过程相同,每件作品却因艺术家手部力道差异,而留下独特的痕迹,形成悬浮于二维与三维之间的人形印记,凝聚时间、动作与材料的交会。
萧禹琦的创作,馆方提及,其常以稍纵即逝、日常中易被忽略的事物为灵感,特别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房间与小物件;录像作品《棉被山景》源于她的日常仪式:每天为起床后凌乱的棉被拍照,日复一日累积成一座不断变化的「棉被山」,将时间的流动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影像。
此外,展期间除了举办多场定时导览、团体导览、故事日,也与野孩子肢体剧场、展出艺术家萧禹琦、刘书妤合作推出「我们曾经坐在这」默剧表演、「影子的房间」夜光工作坊及「我的美术馆游记」拓印工作坊等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工作坊与演出。


文化币最后3个月再加码!看表演最高回馈12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