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王守吉现任卫福部彰化医院医务秘书、骨科主任,是今年5位资深典范医师奖得主之一,另有33位优良奖及24位新人奖,同步在11日于医福会颁奖。他在中国医大附设医院任职8年,接著在彰化医院担任骨科医师22年至今,建立良好的口碑,被部分长辈称为「小耳医师」。
王守吉表示,他不会在意这个称呼,如果在意大可去整形重建;他也曾在理发时,被理发师询问是否要遮掩,他也认为不需要,顺其自然。他左耳患有小耳症是他一出生即有的天生外耳异常,左耳听不到,靠著右耳倾听,没有什么困扰,小时候曾被嘲讽,但没有影响他的生活,这是他的面容特征,或许变成某些病人的记忆,是很自然的事。
王守吉对于自身的小耳症从不在乎,留在病人心中的是他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处置。他指出,彰化医院位于南彰化,偏乡的长辈常有骨头问题,经济状况也常不佳,因此他跟病人说,他不会过度医疗,他不要病人多花一分钱,可以健保解决就采健保给付,「有些医疗行为说服不了我自己,那我就不会建议病人做。」
22年来,他在彰化医院建立骨质疏松团队跨科室治疗小组、关节治疗中心及脊椎微创服务等,在偏乡建立起口碑,尤其是长辈对他特别信任,但他也看到长者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王守吉表示,很多长辈因为不愿麻烦孩子或害怕手术等原因,对于骨头疼痛问题一再拖延,造成恶性循环,简单地说,因疼痛就不想动,造成肌力下降及骨质流失,骨折风险提高,万一骨折可能卧床,随之衍生照顾问题或住进安养院,又进入高风险的循环。
王守吉说,以人工膝关节为例,现在的满意度达到9成,实在不必担心手术,但事实上就是有很多长辈不手术,他最近有一起病例,一位65岁妇女膝关节严重畸形,早在10年前即应该手术,但一拖10年,疼痛和不便一再交织于生活中,直到最近才置换人工膝关节,十分满意,体认到自己应该要早点手术以迎向健康生活。这样的病例,他遇过太多,每一个都让他坚定推动健康老化的信念。
获资深典范医师奖,王守吉不谈荣耀,只说:「我只是做我觉得对的事。」对于长辈而言,他是那位用一只耳朵及一颗心倾听病人的医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