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夜市郭董爱店 因改建面临最大难题
士林夜市数届入榜米其林必比登的近一甲子老店「海友十全排骨」,其负责人蔡松田表示,开始经营药炖排骨是从上一代父亲1968年开始,全盛时期员工就有10几位,几乎全年只休除夕才能应付人潮,还曾多次一路卖到天亮未收摊!当年艺人吴宗宪也是座上宾,不时开名车前来品尝。
但自20几年前因夜市改建,店面从大马路基河路搬至现今地点,便面临接手后最大难题。当时夜市人潮未延伸至大东路后段,身为老板的蔡松田须亲自到路口举牌,告诉老顾客「老店还在这里」!历经1、2年口耳相传,以及苹果日报、非凡新闻等报导,才慢慢找回人流,近年包含郭台铭、蒋万安及侯友宜等人,大选时走访士林夜市也一定会来用餐。
「国安问题」难解!下一代想接班好难
虽有名人和米其林加持,但蔡松田坦言,正遭遇堪比「国安问题」的难题亟需政府解决!对比从前10几位员工,如今平日店内只剩4、5名老员工,想请临时工也找不到,放眼目前多数餐饮老店几乎都是高龄员工,呼吁须开放第一线小吃业者适用移工,否则就算下一代想接班也苦于人手不足。
遥望夜市辉煌时代!曾年休4个月都有赚
位于士林夜市在地百年信仰中心慈诚宫,经营庙口第一摊生意数十载的「老士林碳烤玉米」老板萧兴庆表示,自己年轻时曾赴日本横滨学习料理,回台接手后,早期因玉米产季,每年只要工作8个月、休4个月就能赚到不少积蓄,拓展至今周边可让儿女负责的摊位,就包含生烤鱿鱼等8摊都挂上萧记招牌。
但疫情后生意就逐年走下坡,以前每天可卖出4、500支烤玉米的盛况不再,现在能够打平就算不错了!萧兴庆也指出,即使目前人潮回流,但如国外客消费力明显下滑,以前一个人就会买好几摊食物一路吃到饱,现在则是多人共享,推估全球经济影响导致消费力下滑,以及夜市摊位重复性高等因素都有关。
全盛2700多摊剩不到一半 险沦东区退租潮
台北市士林夜市国际观光发展协会总干事魏启伦则指出,士林夜市全盛时期多达2700余摊,摊位日赚万元以上的情况不在少数,如今只剩1000多摊,加上部分房东涨价因素,蛋黄区摊位每月租金就须3、4万元起跳,都造成摊商经营成本难题,目前协会也持续协调,以避免士林夜市出现前几年台北东区发生的退租潮。
另针对前几年士林夜市引起广泛讨论的「高价水果摊」问题,魏启伦则表示,目前夜市口已不见乱哄抬价格的水果摊,只剩改建后的公有市场有现切水果摊,加上所属市场处规范乱源已不再。魏启伦也强调,「士林夜市不只是地点而已,它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品牌。而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份温度,持续闪亮、照亮整个台北的夜」。
移工补人力?夜市不会第一批 租金易涨难降
关于夜市正面临缺工断层、租金上涨等问题,静宜大学观光事业系副教授,同时也是台湾观光产业联盟协会理事长黄正聪表示,缺工可说是现在各行各业普遍现象,日前行政院针对旅宿业开放移工及外籍生,餐饮业则尚未,但推估夜市为小规模经营,不少摊商多以家人帮忙,后续中央就算要开放,恐怕也非第一批适用范围。
另对于租金上涨难题,黄正聪则指出,近年因房地产价格飙高,虽中央祭出压制措施,但仍须时间消化才能见效,若以一般房东常设定的目标5%年投报率综观,租金收入须足够涵盖房贷、税金、管理费、维修费等所有成本,因此摊商、店家想减轻负担还未到时候。黄正聪也强调,租金往往易涨难降,房东宁愿空著店面不愿意降价的情况并不少见。
辉达总部不到10分钟!士林夜市迎北士科热潮
辉达(NVIDIA)总部进驻议题,10月29日经北市府确定将设于北士科T17、T18基地。外界分析,辉达总部确定落脚北士科,预计将带动士林、北投周边商办及租屋等需求,将可活络区域经济,更可望让士林、北投一带挤身北市房价蛋黄区了!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每次来台,大家都会关注他到哪一处夜市吃美食,如今辉达总部确定落脚北士科,未来黄仁勋是否直冲离总部最近的士林夜市开逛,也让人期待!若从北士科T17、T18基地开车前往士林夜市不到10分钟,黄仁勋先前虽未曾公开前往,但辉达总部建设期间,士林夜市也可望能迎来执行长视察后的行程造访,将可为当地商圈人流注入强大活水与话题了!
宁夏夜市曾是「时尚一条街」 商圈转型最难熬
除了士林夜市,宁夏夜市也是近年观光客、名人必访胜地!宁夏夜市观光协会副理事长李启荣,也是在地夜市老字号「李掌伯臭豆腐专门店」的第二代负责人表示,当年第一代父亲从台湾经济起飞年代,在宁夏路被称为台北「时尚一条街」时期摆摊卖鞋,当时周边多达3家戏院,现今中山商圈新光三越百货群还未出现,逛夜市被视为时尚,店家多以服饰、配件为主,与今日宁夏夜市型态大不相同。
后续圆环及宁夏路商圈陷入萧条,李启荣坦言,当时便是最难熬的时候了!各大戏院、酒店都关门,父亲才将祖父的面线手艺,加上四川老师傅传授臭豆腐,约35年前从鞋摊改卖臭豆腐及面线,每天工作16小时,直到1、2年后才慢慢有回流客。
自治会自救!蜕变200多家「环保夜市」盛况
李启荣指出,父亲曾担任里长多年,当初看见宁夏商圈没落,几个大老开始成立自治会,并与社区沟通将商圈转型。李启荣透露,当年自己还在外商雀巢公司任职,因不舍父母忙碌才回来接手,没想到变成一个月只休2天的生活,且那2天还得腌制泡菜,让他差点不能适应。
以前宁夏夜市仅有两排骑楼摊商,经过历年改建及导入人车分流等措施,才有今日200多个店家盛况。李启荣表示,宁夏夜市与其他夜市最大不同是有建设地下油脂截流器,加上每个摊商都有固定水龙头供应水源,因此也获得「环保夜市」的肯定。
10摊内不重复!吸引黄仁勋、张忠谋造访关键
观察宁夏夜市变化,李启荣指出,近10年观光客才开始变多,起先只有日本人,因邻近中山商圈、迪化街等日客喜爱景点的交通优势,后续才有韩国、星马观光客增加,而欧美客更是近几年才慢慢出现。
针对部分民众认为台湾夜市重复性高,李启荣则表示,宁夏夜市疫情前就制定组织规章,规范每个摊商前后左右约10摊内都不能出现重复,且目前在地店家高达4成都传承到第二、第三代,其特色难以复制,因此造就今日人潮聚集景象,也吸引AI教父黄仁勋、台积电创辨人张忠谋等名人到访。
祖传三代老摊看尽夜市更迭 疫情店家倒三分之一
在宁夏夜市另一端有家祖传三代的冷卤味老摊「詹记鸡脚翅」,第三代老板詹志翔表示,从祖父因九份矿工没落,来此摆摊已经营70多年。詹志翔指出,宁夏路商圈历经没落再重生,新冠疫情期间店家更是倒了近三分之一,也见证了周边房价、租金水涨船高,并坦言如冷卤这类须事前料理的小吃,在附近已经找不到厨房可租用,就连摊位后方的店面,也是历经美妆店、饮料店不敌房租频换手。
摆夜市好赚?每天20人以上轮班才能解决
詹志翔表示,许多人都觉得夜市摆摊容易赚钱,但付出的时间、人力成本远超乎想像,自己接班后每天凌晨4点就到环南市场采买食材,加上每种卤味区分内脏、肉品及豆制品等都得分别处理,夜市摊位加上双连店面每天就须20人以上轮班才能解决。面对物价上涨,近年冷卤售价更是得每年调涨10%来平均成本,也考验客人对于平民小吃价格接受度。
目前摊位每天可卖出4、5车数量,品项约有30多种轮番上阵,以招牌鸡脚最受欢迎,有老客人一次买2、3000元,也有须事前预订的园游会订单可至上万元。日前非洲猪瘟导致猪肉限宰,詹记也是受灾户之一,因冷卤有肝连等品项较无法使用冷冻肉品,在猪肉库存不足的情况更显困难。
知名夜市排名腰斩!3大方向可改进
宁夏夜市虽有名人加持,以及10摊内不重复等管理措施,得以吸引人潮,但全台不少夜市却面临人潮不再的窘境!前瞻观光政策研究室对比今年与去年20大观光游憩区人次排行榜,嘉义文化路夜市从第2名降至10名,台中一中夜市商圈更是从第10名降到20名了!
进行统计分析的黄正聪表示,游客人次下滑是不少商圈的现象,每个景点都有生命周期,全台持续有新景点出现将分散人流,如今年前10名就多达7处都是新入榜,并观察国旅人数仍有持续增加的情况。至于台北夜市为何少入榜,黄正聪则指出,北部景点较多容易分散,中南部夜市商圈相较之下更容易突出。
居住在台中的黄正聪,对于当地知名的逢甲夜市商圈人潮消退很有感,推估与国际观光客、尤以大陆团客减少有关,相较新上榜的公益路商圈以国人为主要消费群,因此比起夜市会更喜偏好舒适且风格多样化的餐厅一级战区。
针对全台夜市建议,黄正聪指出3大方向可改进,包含停车便利性都有待加强,以及普遍卫生环境问题,还有商品须不断推陈出新,前两项都得地方政府投入规划,商品部分则有待店家在新旧之间取得平衡,以免变成一时风潮。
火線話題 | 辉达总部盖哪里?
這篇報導屬於「 辉达总部盖哪里?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