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试图回顾刘若琳的人生历程,刘若琳第一任丈夫在睡梦中猝逝,后与第二任前夫结婚,婚后发现前夫已有两个小孩,诞下小孩后被婆家要求送回娘家养,后来经历罹癌、前夫外遇吸毒,遭婆家排斥,最后离婚成为失婚者,小吃店也被婆家收回成为无业者、娘家的接纳成为她唯一的渴求。
热门新闻:「你牧养我的羊」谁会是下一任教宗? 关键候选人大盘点
刘若琳在前述种种情况下,该如何面对刘彩萱的施虐行为?律师援引她的性格分析报告指出,刘若琳性格压抑控制,且具强烈的高情感需求,选择顺从、退让来追求关系上的和谐。
律师主张,刘若琳行为的背后原因,是因「高情感依赖需求对象的改变」。她离婚前对婆家与前夫极为顺从,放弃擅长的幼保科经验,接手婆家的餐饮店,更将亲生儿子送回娘家;离婚后则对从小熟悉的刘彩萱退让、压抑,附和刘彩萱抱怨剀剀的理由、看到刘彩萱虐待剀剀选择相信她的解释,避免冲突。
刘若琳犯罪目的、刺激源于她压抑、顺从的人格特质,盼持续获得娘家刘彩萱的接纳,并未实际对剀剀施虐、非犯罪核心人物,也不是主要照顾者,加上她没有反社会行为或前科,智识程度在同龄中属「中下」,具稳固家庭支持系统、高度工作意愿,与社会互动关系良好,可透过咨商导正个人高情感需求,显示具较高社会复归可能性,认定责任刑上限应贴近法定刑度下缘,且量刑有下修调整空间。
律师最后强调团队仍以刘若琳无罪作为主要诉求,但对国民法官可能认定刘若琳有涉以下罪嫌说明量刑意见,若认为她涉犯成年人对儿童施以凌虐妨害自由致死罪应判处10年1月;未至致死则判处1年6月。
审理最后,法官询问2人有无意见。刘彩萱先深深叹了一口气,起身后哽咽表示对不起家属、剀剀、社会大众,数度鞠躬哭喊「我错了」、「对不起」,表示会承担、接受应该有的惩罚;刘若琳则表示,我没什么要说的。但诉讼代理人则强调,被害家属今日没有在场。
延伸閱讀:司法还剀剀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