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城所在的盐埕区府北里曾经是高雄舶来品、钟表、港货与服饰批发业的重要集中地。2021 年10月14日发生城中城大火,造成重大伤亡,高雄市土木技师、结构技师及建筑技师公会鉴定为危楼,市府宣布将拆除改建为公园,2022年5月20日拆除完毕, 5月27日举行「府北公园」动土典礼,2022年10月14日竣工。
热门新闻:垂直方向停车不让人进出!不只违停要罚钱 还触及刑法闹大了

中山大学主办第八届「2025盐夏不夜埕」夜间艺术展,5月10日至17日于高雄市盐埕区府北公园登场。今年以「盐来遮好呷」为主题,策划装置艺术、互动演出、市集与导览,透过味觉、视觉、听觉与记忆交织的感官体验,邀请市民重新品味「吃」的意义,探索盐埕的历史文化。
主办单位表示,「好吃不只是味觉的感动,更是一次对生活的回望,一种与土地连结的情感记忆。」参与学生历经一学年的社区田调与创作,今年活动主题从「人」、「神」、「饮」三个面向出发,带领民众从庙埕文化、家庭餐桌与街边巷口的点滴风味中,重新思考「好吃」的定义。

展区涵盖府北公园与其周边街区,今年共展出13件装置艺术作品,由中山大学学生与在地社区协作完成。大学生与高中生的作品围绕著策展主题创作的科技艺术作品,如「信仰404」、「盐埕.续」,引领民众走入七福商场、大沟顶等空间外,也引发他们对于宗教供品、在地美味的反思。由在地国小孩童创作的「食埕大孩」,以童眼诠释记忆中的家常味;「盘中岁时」则为与扬帆主妇社合作,记录妇女操持厨事的节气与情感流转。

中山大学人科学程助理教授宋世祥表示,「这些作品并非只是视觉摆设,更是一种向社区学习的过程,让艺术真正落实于日常之中。」在推广活动上,除了有策展团队融入角色扮演的街头实体导览外,本届也首次设置QRcode扫码语音导览,深入介绍装置艺术,帮助游客更深刻掌握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与意义。
互动表演方面,邀请6组团队分别于5月10日、11日和17日于府北公园演出。中山大学南雁国乐团结合传统与创新,将于开幕之夜献上《雁来遮好听》音乐会;紧接由维克音乐带来《经典英文歌曲之夜》,以萨克斯风与女声演绎1940年代美国驻军时期风靡盐埕的经典金曲。响座剧场创作《盐来是这味》,以返乡游子的视角串起盐埕的味道记忆。而压轴登场的光荣太鼓团与光荣国小快闪演出,以传统「跳鼓」文化为基底,展现孩子们挥汗演练的活力与对神明的敬意,用节奏与肢体舞动传递在地历史与团结精神。

宋世祥说,过去的一年之中,府北社区发生了很多变化。府北公园有越来越多的长辈、年亲人、亲子愿意使用这个空间之外,商圈里面也有越来越多新的店家进入了,共有三家咖啡店、面向年轻消费世代的煎饼果子与刈包店、在公园也有面对餐食店面,还有电商、婚庆活动公司、AirB&B,也有艺术替代空间「噪山」开起。他不敢说「盐夏不夜埕」是背后的大功臣,但如同进驻的咖啡店说,在评估选点时,看到中山大学在这边长期经营,让人更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