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请人方先行意见陈述。诉讼代理人陈鹏光律师表示,回顾去年宪诉法修法三读过程,在二读程序就已经出现抗争冲突逾20小时,民进党团始终持反对立场,三读时主席询问对文字修正有无意见,「不到1秒」即宣示决议修正通过,但同一时间在议场的另一端,民进党团以口头、肢体、绑布条方式表达反对。
热门新闻:重大进展!美对中关税大幅下修至30% 并发表联合声明
陈鹏光认为,立法表决的意思、行为、结论需保持一致性,三读时主席是问对文字修正有无意见,而非对全案的通过有无意见;另外三读会,必须审查有无文字修正、内容有无抵触他法,且应将全案提付表决,才会构成三读审查完竣。立法院在重大争议法案不断复制未议而决的立法程序瑕疵,严重违反讨论原则,应承担政治及违宪责任。
接著由关系机关立院代表发言。国民党立委吴宗宪首先提出质疑,宪法法庭有必要时,可通知当事人或关系人到庭说明,然而大法官人数不足,今日只有8位大法官出席,应已违反宪诉法规定「参与评议人数不得低于10人」。
诉讼代理人廖元豪律师强调,大法官欲改变先例应特别谨慎,因过往千例法案包括宪诉法也是走同样的三读程序,若认定同样的程序违法使得法案无效,那这数千例法案也将变得无效。
黄国昌举2018年制定宪诉法,时任蔡其昌主席时,他宣告时同样询问院会「对本案有无文字修正(无)」则决议条文修正通过,如果大法官认为这样的三读程序有违宪的重大明显瑕疵,则恐动摇数千则法案。

绿掌立院8年!专家剖析与王金平最大差异 柯建铭怒批污蔑: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