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2001年来台创立《壹周刊》,2003年再成立台湾《苹果日报》,《台苹》全盛时期单日销售量曾突破60万份,当时荣登台湾销量第一大报。但随著黎智英在香港被罗织罪名入狱,台湾《壹周刊》、《苹果日报》与《苹果新闻网》相继熄灯,至今已3年,3年来全无营运。

根据《镜报新闻网》报导,去年11月底,原《壹周刊》社长邱铭辉收到士林地院寄来的本票裁定,一家名为「乔富资本控股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声称持有壹传媒台湾分公司开立的本票,票额2000万元。但事实上,《壹周刊》早在本票开立日期的半年之前就已结束营运,邱铭辉向前公司法务确认后,认定该本票疑点重重。

不仅如此,壹传媒旗下另一家从未实际营运的公司「壹本便利」也收到本票裁定,债权人为「康闳事业有限公司」,票额高达3500万元。而去年12月中旬,停刊多年的《苹果日报》也被声请本票裁定,执票人刘家良(后改名刘世纮)持一张面额5,000万元的本票,开票日期为2019年,到期日同样是2022年。

壹传媒前高层与律师研判,这3张共1亿500万元的幽灵本票,极可能是有不肖人士利用壹传媒资产尚待清算的空档进行伪造,企图掏空公司剩余资产,相关人士已向士林地检署告发。

目前三件本票均遭执票人声请本票裁定,经「苹果日报」、「 壹本便利」及「壹周刊」分别向法院提起确认本票债权不存在之诉后,法院于一审均认为其本票债权不存在,判决壹传媒三家公司胜诉,目前三个案件均被对方上诉中。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南投多校宣布今明停班课!7县市多区今放假 (全台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