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指出,野生动物保育法已于今年2月18日配合司法院释字第803号解释,及最高法院111年度台非字第111号判决意旨,就原住民族猎捕、宰杀野生动物部分,于第21之1条规定增订「非营利自用」除罪事由,并修正第51之1条规定而以行政罚替代、排除原本违规的刑罚,借以尊重原住民族传统文化、祭仪,并兼顾野生动物保育。

屏东地院表示,因被告9人均为原住民,且本案猎捕、宰杀行为均是基于非营利自用目的,且其中1只台湾黑熊同时具危及人类性命之虞,符合野保法中得予以猎捕或宰杀情形及修法后增订规定,依刑法适用有利于被告的除罪规定,均应不罚,故判处无罪。至于被告9人是否适用野保法行政罚规定,宜由主管机关另行依法审酌。

猎人骑机车载遭猎杀黑熊游街炫耀。取自记者爆料网 资照
猎人骑机车载遭猎杀黑熊游街炫耀。取自记者爆料网 资照

猎熊事件过后,大武部落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屏东分署辅导下,转而守护黑熊,响应「台湾黑熊生态服务给付示范计划」,于2023年成立屏东首支台湾黑熊巡守队。

现为巡守队长的被告之一大武村长麦庸正表示,对于判决结果感到开心;对于族人来说,狩猎是很一般的事,族人不是为犯罪而杀熊,因此大家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无罪。

检警查扣的被猎杀黑熊等物种。屏检提供 资照
检警查扣的被猎杀黑熊等物种。屏检提供 资照

促成野保法修法的民进党籍原住民立委伍丽华表示,很高兴原住民狩猎除罪化,原民一路走来跟中华民国法律磨合,许多惯习与法律认知不同,非基于故意犯法,在学习适应法律过程中,法律也必须尊重原民作修正。

伍丽华说,黑熊事件后部落成立巡守队,也显示只要政府给予原民尊重、空间、时间与资源,原民会跟政府法律一起维护山林。从猎人王光禄案大法官释字803号解释,到野保法修法完成,再到本案判决,可见法律逐步还给原民尊重,原民也愿意基于这样的包容,未来作法律上实践者。

林保署屏东分署回应,法院基于本案并非商业性猎捕,涉案族人所猎黑熊均供自用而未贩售营利,符合野生动物保育法第21之1条规范判决无罪,林保署尊重判决结果。

涉案年轻族人因曾载黑熊尸体「三贴」骑摩托车游街影像被揭露,引发哗然,许多原住民族人也反省认为如此态度悖离原住民尊重且感恩上天赐与猎物的传统精神。

大武部落发生猎熊事件后,林业保育署并未因此责怪部落,而是由屏东分署深入部落了解族人对黑熊之观感与视角,并且鼓励部落参与黑熊生态保育,近年已与屏东分署合作成立黑熊巡守队,巡护部落周边栖地并协助自动相机监测,也多次拍摄到部落附近黑熊族群。

部落族人更于113年10月发现并主动通报1只亚成母熊受困陷阱,该母熊经照养成长后,由部落命名为Tawmele(达默乐),于114年5月在雾台乡及大武部落族人的祈祷祝福下成功野放于旧大武部落周边,且族人在过程中积极协助开路运送及野放。

目前大武部落族人已成为保育黑熊的最佳在地伙伴,也通过部落会议共同加入自主狩猎管理计划,此一从猎杀到守护的翻转,相较于重刑严惩,更具实质意义。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知名连锁饭店卷800万债务纠纷 5煞2个月8次砸鸡蛋、撒冥纸恐吓遭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