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臣远表示,高虹安积极将永续理念融入城市治理,上任不久即成立永续发展及气候变迁因应推动会与专责办公室,整合跨局处资源,推动具体行动,全面盘点竹市在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的施政成果与规划,并定期邀集相关领域专家委员,共同检视新竹市永续重点议题进展,为竹市「安居科技城」愿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邱臣远提及,永续发展及净零排放为全球趋势,为提高环境品质及擘划永续蓝图,112年出版新竹市第二版永续发展自愿检视报告,扩大检视17项永续发展目标,纳入84项在地特色指标,获得台湾企业永续奖之「永续报告-政府机关自愿检视报告」金奖殊荣,且预计于今(114)年底公告第三版。去(113)年公告「新竹市2050净零排放白皮书」,扣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13气候行动,务实规划各项节能减碳措施,积极面对净零挑战。竹市自2005年至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减排10%,提前达成2025国家减排目标,并已设定2030减排30%、2040减排60%的阶段性目标。
林慈爱议员表示,非常肯定高市长、邱代理市长以及市府团队在推动永续发展上的积极作为,从厨余堆肥、智慧回收设备到设定立减碳阶段目标,都展现出竹市迈向「净零永续」的决心与行动力。她也建议市府在推动循环经济政策的同时,也能结合原住民族的手工艺、文化资源,并将原住民青年声音纳入ESG政策参与,成为这场永续行动的一份子,打造永续、包容的竹市。
徐美惠议员指出,市府团队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与永续治理已展现出具体成果,包含打造空气品质、水质、噪音监测系统以及老旧机车汰换补助、绿建材再利用等政策,在各层面都能看见市府以前瞻思维,逐步落实永续目标,保障市民健康与生活品质。未来市议会也愿意持续提供建议、促进沟通,期待未来的竹市不仅是「安居科技城」,更是一个幸福宜居、全民参与、充满归属感的永续城市。
环保局表示,高市长重视环保,市府投入逾2,500万元完成厨余堆肥厂建置,后续依法向农业部申领肥料登记证,实现「厨余变肥料」的完整循环链;同时推动13站24台AI无人智慧回收机,并全国首创于百货商场设置大型智慧回收设备,至今已累积回收超过6.5万公斤资源;废玻璃则透过创意与技术,转化为具美感与实用性的再生艺品,开创净零绿生活新契机;于焚化厂方面,市府已投入4.45亿元完成第一期升级整备,提升处理量与稳定度,并推动焚化底渣再利用,制成具环保标章与绿建材认证砖品,应用于市内公共工程,真正实现「零废弃、再循环」的目标。
环保局说明,为提升环境品质与监控能力,市府布建300台空气感测器,建置空气品质监测网、水质监控网、升级噪音取缔设备,全国首创车载式六合一稽查技术,全面即时掌握环境状况,守护市民健康;另扩大淘汰老旧机车换购电动机车补助政策,现电动机车数已占全市机车数5.6%,在非六都城市中排名第二。
产发处表示,市府于112年9月成立「新竹市政府ESG媒合平台」,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于同年12月底成立「新竹市新创动能办公室」,提供一站式咨询窗口及专业辅导,服务在地新创企业,营造友善环境,鼓励新创团队在地扎根,有效扶植创新育成,介接政府新创资源,活络新创生态圈。
产发处说明,新竹市立动物园于去年开始推行ESG「新竹市立动物园动物环境丰富化设施计划」,目前已有7家企业(台湾ASML艾司摩尔、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兴储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ACH时尚公司、台湾罗德史瓦兹公司及宇辰系统科技公司)投入共400位人力与动物园合作,由动物园保育员与企业员工共同为动物老虎、浣熊、马来熊、台湾猕猴、马来猴、狐獴、绒鼠等动物创作游具,增加动物行为丰富化,共同守护动物身心健康。此外,元太科技公司也透过ESG平台与市府合作完成香山湿地无光害太阳能电子纸告示牌,展现企业与地方永续理念紧密结合,奠定良好保育观念基础。展现企业与地方永续理念紧密结合,奠定良好保育观念基础。
产发处指出,竹市坐拥科学园区,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进而带动周边产业经济蓬勃发展,随著大环境不断变迁,创新创业需求日益提升。新创动能办公室的成立即是市府打造友善创业环境的重要里程碑,透过深化各项支持新创措施,整合中央与地方产官学研资源,协助新创团队各相关面向突破与提升,至今单一窗口咨询服务逾360人次,提供专业咨询辅导达30家厂商,办理新创课程及媒合交流等活动,超过20场次,为竹市注入源源不绝的创新动能。
产发处补充,香山湿地海洋保育教育中心今年6月20日启用,为北台湾第一座海洋保育教育中心,一楼为常设展区,透过图文与影音介绍海洋保育与湿地知识;二楼展示香山湿地四季风貌,三楼则规划为特展空间,办理各类主题展览,强化学习体验。全馆透过多媒体展示、互动课程、生态旅游导览及季节性特展的全新教育场域,结合香山湿地丰富生态,串联新竹市各级学校、社区与企业团体,培养民众成为环境保护共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