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提到,这次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造成的灾情,包括后续清淤、安置、疏濬、环境维护、伤患救治、失踪人口寻找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我今天特别来看工程方面,来看堤防施做情况,我看应是相当周延」。堤防有第一、二、三层,后续还有超级堤防,宽就有50公尺长,预计在明年汛期来之前,永久堤防就可完成,而超级堤防可能还要多一点时间。

水利署则表示,未来马太鞍这一侧的超级堤防,与另一边凤林的50公尺宽的超级堤防一致,预计明年4月会先复健原来的土堤,后年年底建构超级堤防,将会有50米宽,高度会与左岸配合,长度会有5公里大堤。

赖清德指出,另外一项重要工程则是便桥,他感谢交通部按照他的指示进行,钢构便桥也将会在4个月内接续完成。至于永久性的南北向桥,到底是一次性发包还是分次发包?要好好研究,如果可以就一次发包,若有其他客观考量必须分开发包,那后发包的工程也要尽速赶上。  

赖清德提到,稍早也视察河床疏濬,工程约要花10几亿元,要做5公尺深的深水槽,且长度也有5公里之长,宽度则有100到200公尺,这样马太鞍溪民众的周边保护就能更好。

赖清德说,关键的堰塞湖处理,目前蓄水量只剩6.5%,但红色警戒还未解除,至于如何根本解决,还需专家学者与水利工程单位一起研究。但他强调,堰塞湖处理好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堤防、深水槽、监控水流以及撤离计划,且撤离计划一定要完整,根据不同状况设计,而这些都得持续努力,才能保障周边民众的居住安全。

火線話題 | 铲子超人救花莲

這篇報導屬於「 铲子超人救花莲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秋节前勘灾!赖清德指示「4项工作」 搜救6位失联民众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