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谕在脸书上表示,光复乡灾情发生当下,她第一时间就呼吁各党停止政治口水、赶紧救灾,毕竟那时还有好几十位失联者,任何政治口水都只会拖慢救灾进度、毫无助益;但尽管当下人命关天、政治不该凌驾人性,朝野攻防却早已开始了,「而开出第一枪的,就是傅崐萁。」
王婉谕回忆起,当卓荣泰抵达花莲前进指挥所时,傅崐萁立刻上演怒骂戏码,因为「黄金救援72小时」在他眼中不只是救人时间、也是舆论定调的关键时刻,故他必须先出手将「失能」形象推给中央,免得风向吹到他和花莲县长徐榛蔚身上;只不过,傅崐萁没想到的是花莲县府有多失能,资源调度混乱、交通管制失控、灾情掌握低落,结果救灾一周下来风向自然又导回自己。
王婉谕强调,傅崐萁能在花莲称王这么久,靠的从来不只是地方派系或「花莲王」称号,而是他对政治算计的熟练,以及铺天盖地的讯息操控,尤其他非常清楚自己重整旗鼓的最佳时机就是在质询台上,「我也当过立委,我可以告诉大家,质询分成两种:一种是为民发声、监督施政;另一种是表演给镜头看的」,而她认为傅崐萁显然是后者。
此外,为何每位立委质询时间明明只有半小时,但傅崐萁一人却能讲一个多小时?王婉谕解释:「这是他的惯用伎俩了,他会用『联合质询』的名义,占用同党立委时间,让别人站旁边点头,他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因为他要的不是灾民权益、不是政策承诺、也不是真相,而是那几段骂政府的镜头,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拿出来剪成影片,在新闻媒体、自媒体、地方社群,铺天盖地的转传。」
王婉谕不禁嘲讽,傅崐萁站上质询台成功演出了「监督」戏码,但目的不是监督执政、检讨改进,而是混淆事实、推卸责任,毕竟在社群分众的年代,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抢占了诠释的至高点,「但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我们真的从这场质询中得到什么了吗?我觉得几乎没有」、「如果傅崐萁真的是在意人民权益的代议士,他该做的,是好好利用这场质询的机会,厘清真相、争取重建资源,但他选择的,是卸责、指控、演出。」
火線話題 | 铲子超人救花莲
這篇報導屬於「 铲子超人救花莲 」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