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龙致词提到,这本书的诞生,其实有一段特别的缘起。一次亲友聚会上,林佳龙的夫人廖婉如曾问林尊贤是否写过回忆录,他却谦称自己只是个平凡无奇的外交老兵,还不至于重要到值得留下纪录。然而,廖婉如认为他是台湾外交史的重要见证者,若能留下回忆,必将成为后人珍贵的参照与回顾,因此特别鼓励他提笔成书。
林佳龙说,林尊贤是台湾外交史上难能可贵的一位见证者。他的职涯跨越半世纪,足迹遍及菲律宾、澳洲、日本、斐济、美国、加勒比海与韩国。他走过冷战与后冷战,经历过断交的冲击,也见证台湾在国际体系中寻求生存与尊严的过程。这些经历,本身就是台湾外交史的重要片段。然而,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以朴实的文字,把那些看似遥远的国际事件,转化为一段段与人相遇、与心对话的故事。

林佳龙指出,这本书里看见了三层深意。首先,它让我们认识外交的真相。外交并不是抽象的「国与国的交往」,而是具体的人与人的互动。林尊贤在书中多次提到侨界、媒体、同事与友人的帮助与陪伴。正是这些真实的人情往来,支撑著台湾在困难环境中不至于孤立。外交,从来不是孤单的谈判桌,而是无数信任关系的累积。
其次,它展现了外交官的心灵风景。漂泊、孤独、压力,都是身在海外的日常。但林尊贤笔下有信仰的力量、有家庭的支持,也有友情的温暖。这些篇章提醒我们,外交官并不是抽象的「国家代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同样需要理解与关怀。

最后,这本回忆录呈现了台湾的主体性。林尊贤提到,只有当台湾内部逐渐建立起民主与本土意识,我们在国际上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这不只是政治的判断,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他在外交第一线的体会,让这句话有了特别的重量。
林佳龙说,今天我们身处的国际环境依旧严峻。外交的挑战从未减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但阅读林尊贤的回忆录,我们能明白,外交工作的根本并没有改变:它需要视野,需要人心,需要对土地与人民的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