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甄质疑,在民进党执政下,台湾外交政策正呈现一种令人忧心的「务虚化」趋势。民进党政府没有正视国际现实,回避台湾地位的客观限制,反而急于营造国际能见度的幻觉上,照片要漂亮、影片要动人、叙事要澎湃,看起来是在做外交,实际上看不到具体成果。

许宇甄说,赖政府将萧美琴在欧洲议会的非正式演说包装成重大的外交胜利,然而这既不是欧洲议会正式邀请,也不是正式身分,更没有政策成果,若以此就要定义为外交重大成就,难道不是典型的吹哨壮胆?

许宇甄批评,蔡英文执政期间,台湾邦交国从22个跌落至12个,八年间断交十国。这样的成绩单放在任何正常国家,外交部长早该引咎辞职,甚至可能成为政府危机。然而在民进党的世界里,负责外交的吴钊燮不但毫发无伤,还一路坐上国安会秘书长,仿佛断交是他的外交成绩之一。

许宇甄再批评,新上任的外交部长林佳龙也丝毫不落人后,延续前任的浮夸风格,甚至更上一层楼。从各种「亮相、观光外交」,刻意营造成「国际突破」,比起实质进展,更像是在比谁的宣传能力强。如今外交工作甚至上演「龙燮之争」的荒谬戏码,让人民不禁怀疑,民进党政府到底把外交当成国家任务,还是当成自家派系的舞台秀?

许宇甄认为,台湾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仍然取决于两岸关系是否稳定。这不是主观好恶的问题,而是地缘政治现实。前监察院长钱复早已指出:「两岸关系之于台湾,既非国际关系,更有其特殊性。若处理不好,势必令台湾在国际空间寸步难行。」这句话放到今天听,只有更现实、没有过时。

许宇甄提醒,马英九执政期间维持两岸稳定互动,使台湾得以重新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ICAO),还成功取得 164 国免签待遇,使台湾人真正「走出去」。这些都是可量化、可验证、国际组织正式记录的外交成果,而不是靠社群媒体转贴、政府剪辑影片、官员自我加冕所制造的虚幻能见度。民进党将外交工作变成一场场政治表演秀,不敢面对两岸现实,不愿承担外交后果,却要人民为其冒进付出代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北市长选战开跑!黄国昌声量夺冠「负评破5成」 苏巧慧、李四川紧追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