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控糖新高度 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启动「保肾护心」筛检机制
糖心肾共病一站式整合照护 共筑有温度的医病关系
「如果没有你们,我应该早就出事了。」一名罹患糖尿病的92岁婆婆紧握著医师的手,庆幸自己高龄仍能身体健朗,每周可以五天到机构跟大家打招呼,拥有稳定的生活品质与充沛活力。想起过去非常抗拒接受治疗的她,甚至不愿意打胰岛素控制血糖,却在医师团队的细心沟通、不厌其烦地家访与卫教,让她卸下心防,开始接受用药并得以控制病情。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陈宏麟理事长表示,婆婆从70岁开始就与团队建立起超过20年的医病关系,至今病情稳定,无重大并发症。虽然婆婆常说她周遭朋友都中风、心肌梗塞,更多是洗肾多年的老邻居,自己却能活到现在,真的不敢相信。其实,这就是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糖尿病保肾护心卓越机构》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仅结合医疗及生活照顾,更从诊所延伸到居家,只为成就每一位糖尿病友健康的日常。
糖尿病共病风险高! 心肾损伤不可逆,稳定控糖及早介入可推迟洗肾
根据113年卫福部统计,糖尿病为国人第五大死因,肾病变则为第八大死因,平均每3位糖尿病友中即有1人合并慢性肾病变,两种疾病密不可分。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陈敏玲秘书长表示,当血糖长期过高,会导致肾脏微血管受损及肾丝球压力过大,进而造成肾功能恶化,也会进一步影响心脏。此外,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亦息息相关,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大小血管病变,增加心肌梗塞、心脏衰竭与脑中风等风险。
陈敏玲秘书长也指出,早期肾病变无明显症状,许多病友在初期阶段并不会感到不适,一旦病程进展至第3b期以上,肾功能往往已显著衰退,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以及需要面临洗肾风险。陈敏玲秘书长强调:「越早发现,越能争取治疗机会。」建议初诊断时,要先检测肾丝球过滤率和微量尿蛋白,之后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若已有肾病变,即需要每三个月积极追踪,并评估使用控糖药物如SGLT2抑制剂治疗,不仅稳定控制血糖,亦具有心肾保护力,可降低心衰竭风险与心血管疾病,在肾脏方面,则是能够延缓肾功能恶化、延迟进入洗肾阶段。
医病共照不只开药 「保肾护心卓越机构」打造一站式照护
照护不仅是药物治疗,还包括心理支持、病识教育、个人化卫教。《糖尿病保肾护心卓越机构》的一站式照护,强调医病之间的紧密合作,依病况提供合适的生活习惯建议,陈宏麟理事长表示,病友才是身体的主人,医疗团队再厉害,也只是教练与后援,真正下场「打球」的是病友本身。自2019起,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开始推动《糖尿病保肾护心卓越机构》认证,过去病友同时罹患糖尿病与慢性疾病,需前往不同院所就医,不仅耗时费力,也容易造成照护上的断裂与资讯落差,现在病友只要在《糖尿病保肾护心卓越机构网站》上搜寻生活圈附近的认证诊所,便可在同一地点接受完整的共病照护,提升就医意愿与治疗延续性。
稳定病情、在地安心变老,打造有温度的医病关系
配合政策脚步,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也落实推动卫福部「三高防治888计划」,目标在于找出80%的三高个案纳入共照网、其中80%接受生活习惯咨询、再让照护网内80%的病友病情稳定控制,达到延缓失能,提升国人健康余命。《糖尿病保肾护心卓越机构》整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病的共病照护,由医师、护理师、营养师、卫教师等专业团队合作,协助病友改善生活型态,形成一个完整的照护体系。陈宏麟理事长更表示,若病情稳定并持续配合治疗,只要定期回诊,仍可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甚至有病友成为「病友专家」,不仅自我管理得当,也有能力鼓励与帮助他人。
台湾基层糖尿病学会于昨(3)日举办卓越机师DKD(糖尿病肾病变)直飞领航研讨会,会中邀请所有《糖尿病保肾护心卓越机构》团队成员化身为卓越机师,共同推动保肾护心领航计划与落实直飞照护模式,以协助糖尿病友都能够安心抵达保肾护心目的地。现场集结超过上百家医疗团队,同时以实体及线上方式参与活动。卫福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石崇良署长致词时表示,三高与慢性病对国人的健康与健保财务造成重大负担,期盼能透过基层诊所的力量共同守护病友,避免病情恶化与并发症的发生。过去SGLT2抑制剂的健保给付仅限于糖尿病与部分心脏衰竭的病友为主,然而自今年三月起,已扩大给付适用于慢性肾脏病,陈敏玲秘书长表示,这项政策也让医师在用药策略上有所调整,学会此次集结百位卓越机构医师团队交流共病照护,并持续推动保肾护心筛检机制、呼吁及早介入,进而提升病友疾病识能。盼望未来能扩大机构的据点,进一步提升照护品质,为病友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陈宏麟理事长最后强调,卓越机构所推动的正是「在地健康老化」的理念,期盼每一位国民从中年迈入老年阶段,能在熟悉的医疗环境中,持续获得整合照护。在各个机构中,我们也看到已有不少病友已与医师长达十年以上的互动,这样长期建立的信任与陪伴,不仅协助稳定病情、延缓恶化,也延伸到家属的卫教,让医疗不只是医疗,而是共筑一段有温度的医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