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表示,经统计110年7月(全面实施预售屋实价登录)至114年6月签约的预售屋买卖案件中,解约案件共计4418件,其中自去年9月实施选择性信用管制至今年6月每月平均为240件,较去年9月以前每月平均144件增加,但就整体交易情形观察,解约案件约占全部买卖交易40万件的1.1%,比例相对有限,并无报导解约潮袭卷全台情形。

内政部指出,若就申报解约资料分析,其解约原因包括买受人因换户、增购车位需要,而先办理解除旧契约后再重订新契约,也有因个人资金不足、工作地变更等,并非全因选择性信用管制所致,经统计全部解约案买受人合计4129人,其中1585人购买2户以上预售屋,占解约人数38%;而购买1户预售屋的买受人中,也有1160人名下已有其他房屋,占解约人数28%。

针对报导民众向银行申办房贷相关争议案件,金管会已于日前说明,将持续督促各银行贷款额度应优先提供民众「首购」、「自住」及「已承诺」之房屋贷款,不宜迳予拒贷,并已请银行公会及银行设置单一申诉窗口,妥适处理申诉。内政部表示,民众如遇有预售屋履约交屋相关契约争议,也可向县市政府消保或地政机关依消保法提出申诉处理。

就不动产仲介业开业情形部分,内政部说明110年至113年间因房市交易热络,经纪业者大幅开业展店,每年平均净增515家;114年上半年房市买卖交易降温,全国新开业者计371家,歇业305家,净增66家,总数达9,293家,仅增幅放缓,并无「倒闭潮」。
针对房仲近期不断渲染解约潮,《壹苹新闻网》在日前就曾统计,都会区预售屋解约仅占整体成交1.95%,而此次内政部揭露,全台解约量占整体成交1.1%,从数据统计可看出,非都会区在这波房市买气低股,解约率比都会区更低,整体并未有所谓解约潮,亦无建商倒闭潮。高雄房屋市场调查协会荣誉理事长苏永仁分析,小型建商停止推案,或是结束营运,对于整体市场冲击极小,但透过媒体传播会被渲染,就市场而言尚未出现较具规模建商有财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