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展杂志企研室总监暨发言人陈炳辰表示,去年该档期遇上央行公布最新打房政策购置第二屋不得使用宽限期,加上银行房贷紧缩,买气瞬间结冻,本预期突破两千亿元的推案量腰斩,建商大举退场延推,落至1127.2亿元,今年显然阴霾未除,总案量与去年差不多,还得推案的原由不乏出于建案销售上相关费用支付许久,再也延不下去,要是又有银行贷款层面的开工压力,以及上市柜公司规画排程因素,都得硬著头皮亮相,否则如今的冷清市况,进场多是自讨苦吃,丝毫讨不到好处。

高房价的双北市仍为案量主力,台北市来到424亿元,新北市为385.5亿元,其中新北市板桥区有远东通讯园区的系列案最吸睛,一枝独秀为北台湾此档期唯一突破百亿元大案,该案第一期的价量盛况与话题热度或成为建商信心,放胆上场。但也值得注意新北市余案都未及50亿元,供给呈现L型化,只有单一个案上得了台面,大案小案两样情。

台北市没有推出百亿元案,以50-100亿元的四案为指标,由利晋、皇翔、筑源、毅联等建商分别在南松山、东门、南港旧市区、大同区凉州街推案,当中亦有一延再延不得不推的案例,个中苦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也是房市热区的桃竹两地,成绩最难看的为桃园市,只推出116亿元,个案均未及50亿元案量,以30亿元案量的桃园火车站商圈宝佳新案稍具亮点。桃园市在北台湾投资族群大本营的定位下,当前投资氛围消散导致卖压沉重,反映在建商保守的推案态度上,能延就延。

新竹地区的推案量是168亿元,相较桃园市为多,虽无百亿元案,但有香山区的知名造镇系列案与新丰乡富宇建设新案跃上50亿元,在一片不景气当中有其显眼度,品牌建商还是有实力挺进暴风圈,不过多少都有酝酿多时非得咬牙登场的苦衷。其余新案则顶多20亿元案量,以及不到10亿元的外围地区小案,多有建商抱持退避三舍延为上策的心态。
陈炳辰分析,2025年最后一档建商大拜拜死气沉沉,而双北的松山区、南港区、林口区、中和区、新店区,与桃竹的龟山区、中坜区、八德区、竹北市和新竹市东区等地的指标案是否年底推出仍然胶著,呈现推案找死不推等死的进退两难局面,若北台湾全年推案量落至兆元量能以下,跌回2016、2017年还在首波房地合一税冲击的窘况,可堪称央行史上最有效的打房政策,较能期待的转机应落在明年到来的选举情势,有无优惠年轻人买房的利多,可能也为建商在价格面死撑的琢磨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