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诊所可视为生活圈机能成熟的指标项目之一,生活圈住宅推案热络、人口红利导入,医疗服务需求同步攀升,也带动诊所加速进驻。其中,桃园近年已成为脱北潮主要移居热区,除了像桃园艺文特区等机能成熟商圈,其他发展迅速的新兴重划区,如青埔特区、经国、小桧溪重划区等,磁吸新世代家庭移入,医疗需求增加,相对吸引医疗业者积极进驻,诊所数量快速增加。

张旭岚表示,像双北、台中及高雄等县市,都会医疗资源本就相对成熟,不过近年更讲究客层分众,部分诊所也走精致化、高端化,因此虽然诊所基数皆已破3千家,但各县市诊所数仍呈现稳健成长,更强化了都会区生活机能与就业吸引力,带动人口聚落、商业与医疗等居住条件,使得商圈诊所店面的需求热度不断增温,甚至转向楼店需求,往二楼以上发展,也更添隐密性。
进一步观察,全台2024年儿科及妇产科医院含诊所家数,相比2020年,分别减少约3%及5%,反观近年医美盛行,皮肤科及整形外科医疗院所家数均呈逐年成长,分别增加4%及6%。如剔除大型综合医院,粗估六都私人医美皮肤、整形外科诊所,台北市诊所家数粗估就逾200间,居六都之冠,其中又以大安区最为密集,家数占比近4成,尤以忠孝东路四段堪称医美一条街,单一路段估计就有约30家医美整形诊所。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经理李家妮表示,少子化趋势下,儿科与妇产科诊所需求相对萎缩,相对之下,医美产业则受惠于高龄化与美学消费意识抬头,高端医美需求持续扩张。
李家妮指出,医美诊所选址策略,多锁定高所得区、商办聚落或商业机能成熟且交通便利的地段,坐落黄金地段,不仅提升品牌形象,亦有利吸引高端消费客群。店面除需具备一定坪数外,更重视门面能见度,由于台北市租金水位高,不少诊所也会选择二楼以上空间,既能降低成本,同时兼顾隐私需求,尤其东区,为北市核心蛋黄区,聚集庞大消费力,自然成为医美诊所兵家必争之地,商圈的聚集效应,结合交通的便利性,也带动沿线店面租金与不动产价值更具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