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电池容量上,iPhone Air采用3,149mAh,低于iPhone 17的3,692mAh与Pro Max的4,832mAh(eSIM版甚至达5,088mAh)。续航力根据欧盟能效标示仅40小时,比标准版41小时与Pro Max的53小时更短;同时快充速度也落后,充到50%需要30分钟,而其他机型只要20分钟。
其次,萤幕也受限于结构强度,Air配备6.5吋面板,虽大于iPhone 17的6.3吋,但比Pro系列的6.7吋与6.9吋更小。机身虽采用钛合金强化抗弯曲,但仍难以支撑更大尺寸。
相机部分更显「轻量化」。Air仅搭载单颗主镜头,感光元件比Pro系列更小,不支援ProRes、ProRes RAW与Apple Log 2,也取消LiDAR扫描;同时少了长焦镜头与超广角镜头,意味著没有3D扫描、AR精准定位与微距摄影功能。

效能则微妙,虽标示为A19 Pro晶片,但GPU仅5核心,低于Pro系列的6核心,外界质疑仅是名称操作。连接埠方面,Air的USB-C仍停留在USB 3.0规格,不支援高频宽录影外接储存。至于音效,Air仅留单一喇叭,放弃了立体声配置。
最后,苹果甚至为Air推出专属「防护边框Bumper」,让人联想到当年iPhone 4的天线门争议。虽说钛合金不易凹陷,但超薄设计显然仍让苹果担心耐摔问题。
苹果的工艺选择再次引发两极评价,究竟iPhone Air是极致美学的代表,还是过度追求「薄」而牺牲太多?这恐怕要等到实际用户长期体验后,才会有真正的答案。
iPhone Air预计将于今(12)日晚间开放预购,共有天蓝色、浅金色、云白色与黑色四色,分别有256GB、512GB与1TB容量选择,售价36,900元起。

火線話題 | iPhone17来了
這篇報導屬於「 iPhone17来了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