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风暴》并非直接描写战火或是政治现况,而是透过细腻刻画,呈现巴勒斯坦人在异乡的孤立与挣扎,在国际间引发热烈回响。故事灵感源自导演长期追踪的真实难民经历。弗莱费尔分享,他们有人成功抵达德国、有人抵达后失踪,也有人在希腊因吸毒过量丧命;更有人为达目的不惜陷害同胞,惊悚过程宛如犯罪片,令他忍不住直呼:「我的天啊!这是什么《猜火车》还是《第三集中营》的情节啊?」

从构思到搬上大银幕,《边境风暴》历时12年,光是选角就花费两年半,范围遍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及希腊等地。在每个角色身上,导演弗莱费尔进行了数百次试镜:「我真的很希望跟有过难民经验的新演员合作,但事实证明在技术与经济上都不容易,因为巴勒斯坦人分散世界各地。」

饰演与毒瘾搏斗的「雷塔」的阿拉姆沙巴(Aram Sabbah)原是职业滑板运动员,开拍前三天因原定约旦演员签证受阻而临危受命。巧合的是,他的家人在1948年逃离以色列后便住进难民营,从未演戏的他,将自己对流亡与漂泊的切身体会注入角色,并以滑板技巧为角色增添真实感。

为融入角色,沙巴在开拍前便混迹雅典移民社区观察真实难民,并反复观看导导演拍摄的毒瘾议题纪录片。他形容这个经历特别感人:「我们拍摄的地方几乎都是移民聚集地,许多临时演员本身也是滞留在雅典的流亡者。」他也形容巴勒斯坦人的处境:「你想离开,却可能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另一名饰演「查帝拉」的马哈茂德巴克里(Mahmoud Bakri)则是出身巴勒斯坦演艺世家。最初并未打动导演,直到他剃光头自拍试镜影片,才扭转导演印象。开拍前三周,他便住进雅典难民社区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打破自己过往「剧本至上」的习惯,在弗莱费尔的片场中自由发挥,成为本片重要的情感支柱。

此外,饰演孤身抵达雅典的男孩穆罕默德阿尔苏拉法(Mohammed AlSurafa )则被导演视为「天赐之物」。当时年仅 13 岁的他,原本不在选角名单内,只是陪同哥哥参加试镜,却被导演一眼相中。得知他来自加萨后,弗莱费尔深感震撼:「当我发现这个男孩真的来自加萨时,战争已经爆发了,他将自身经验融入角色中,为影片制作上创造奇迹。」《边境风暴》将于8月22日在台上映。

主角查帝拉。佳映提供
主角查帝拉。佳映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用九柑仔店》彭义在家中安详辞世 享寿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