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展良指出,AI机器人正加速改变生活与产业型态,成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但真正能实现AI效益的关键,不仅在于演算法的聪明程度,更仰赖「AI设计能力」与「ASIC晶片效能」的高度整合。他强调:「AI模型再先进,若缺乏对应晶片支援,就难以即时运算且能耗过高,无法真正落地。同样地,再强大的ASIC晶片,若缺乏优化设计与平台整合,也无法发挥其效益。」
以智慧餐饮与场域巡检为例,吴展良说明,疫情后非接触式服务兴起,促使AIoT与机器人技术快速普及,加上晶片效能提升与开发工具链成熟,AI应用开发周期已从数月缩短至数周,导入AI不再是少数企业的专利,而是产业竞争的主战场。
撷发科技提出的「双引擎策略」,从硬体与软体两端切入,协助企业解决AI落地难题。首先是「CATS」(Custom ASIC Technology & Solutions),提供从架构设计、RTL验证、布局封装到量产交付的一站式ASIC开发服务,让AI演算法能以高效率、低功耗形式应用于终端装置。其次是「CAPS」(Cross-Platform AI Powered Solutions)平台,打造跨平台、模组化工具链,支援AI模型训练、格式转换、部署监控与OTA更新,协助客户快速部署、持续优化。
吴展良指出,一个AI机器人的核心,就是这两者的结合:软体要有智慧、硬体要有效率。如果彼此无法顺畅整合,AI导入反而可能成为成本与风险来源。未来的竞争焦点不再是单点技术突破,而是整体系统整合能力,谁能提供低功耗又高智慧的AI机器人系统,谁就能在产业中脱颖而出。
撷发科技也展示其实际开发成果,包括以TSMC 22ULL制程打造的AI Vision SoC,具备多Clock Domain整合能力并完成FPGA原型验证。同时介绍自家AIVO工具链如何在CAPS平台上,完成模型精简、部署监控到OTA更新,大幅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应变效率。
撷发科技的双引擎方案已应用于智慧餐饮、仓储物流、驾驶安全监控与工业巡检等多元场域,协助企业在真实环境中快速导入AI能力。此次COMPUTEX演讲,不仅凸显撷发科技在AI与ASIC整合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为智慧机器人产业描绘出一条高效、稳定且具扩展性的发展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