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理事长刘文雄指出,台湾正面临世代最大的电力挑战,稳定供电不是单一电力机构能独撑,而是政府政策、产业技术升级、学界培育与全民意识共同支撑的工程。他表示,能源转型牵动经济、ICT、资安与管理,未来电力产业需要更多具跨域视野的「T型人才」,而协会推动的奖项与奖学金正是填补人才缺口的重要平台。刘文雄提到,该奖项多年来已培育与表扬超过400名学生及多家企业工程师,部分得主更因表现突出获企业跨界延揽,显示台湾电力领域的需求正快速扩大。
台电董事长曾文生表示,全球净零行动推动能源使用电气化,而AI用电量则像「突然跳出的巨大高峰」,两股力量叠加,使电网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指出,极端气候让设备负荷提高,台电已全面推动电网强韧计划、加速老旧设备更新、电线地下化与共同管沟建设,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曾文生也指出,全球电力设备供应吃紧,变压器交期已从过去12~18个月拉长至约24个月,部分国家甚至超过60个月,使提前布局更形重要。
谈及电力市场化改革,他强调,《电业法》修法后将成立独立电能交易所,台湾的绿电交易只是开端,未来将逐步建立完整市场。他说明,市场价格讯号是让社会理解电力价值的关键,若没有价格反映稀缺性,再多的政策与建设都难以让市场有效运作。
曾文生并以《经济学人》提到的大麦克指数作比喻,指出台湾多项民生电价多年未调整,与国际相比偏低,就像不同国家的大麦克价格能反映购买力差异,电价也同样反映一个国家的能源成本与资源压力。他强调,台湾需要面对电价长期偏低的现实,才能让资源分配更有效率,也使民众与产业真正理解电力的稀缺性与价值。
他补充,需求端角色也正在转变,中钢与台积电等企业已从「用电端」贡献电力弹性,协助稳定电网,并可透过市场机制获得合理回报,象征台湾正走向更成熟的电力市场体系。
人才方面,台电持续推动公开考选、产学合作及实习制度,今年「杰出工程师奖」由台电电力调度处组长徐唯耀获奖,象徵调度专业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地位。
美国柏克莱大学荣誉教授吴复立致词指出,自己四十多年前因返台参加研讨会而结识刘书胜先生,多年来深受其专业精神与人格魅力感佩。他表示,刘书胜所属年代资源匮乏,但凭勤奋与创造力奠定台湾电力工程根基,让今日台湾能在工业、生医与生活水准上位居前段。
他勉励年轻工程师,气候变迁与AI正改变能源与产业结构,希望新世代能延续前辈精神,以专业面对全球挑战。
台湾电力与能源工程协会成立「刘书胜纪念奖」,分为三类奖项:
优秀青年工程师奖(35岁以下),得主:台达电子资深系统设计工程师林珈敬。
杰出工程师奖(35~50岁),得主:华城电机经理林佳庆、台电电力调度处组长徐唯耀。
年度特别奖,得主:中钢研究员林哲民、台积电经理蔡秉璋。
奖项旨在肯定中生代与青年工程师于电力产业的卓越贡献。
该奖学金由工研院、太平洋电线电缆、台汽电、台达电、台综院、亚力电机、海龙离岸风电等企业共同组成,目标深耕台湾电网与电力人才。
颁发奖项包括:优秀专题提案奖、杰出专题成果奖、优秀学生奖学金,本届共有 20 组学生获奖,在学术与实务成果上均展现强大潜力。
典礼同步举办「电力未来之星座谈会」,由国立中山大学电机系卢展南教授主持,邀请得奖学生与在职工程师分享职涯经验与产业趋势,从储能、电网升级、电力 IT 化到电力新商机,提供新生代务实且前瞻的职涯指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