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莛上周结束曼谷书展行程,13日凌晨自曼谷飞抵法兰克福,和从台北出发的同事相约在行李转盘会合。她照例传讯报平安后,排队等候入境查验,却因人脸辨识未通过遭拦下。


海关人员连续多次拍照比对均失败,询问她「这是妳本人吗?」并要求郑莛出示其他证件。她解释自己曾戴牙套、拔牙、打骨钉导致脸型改变,但仍被边境警察带入「小房间」进行进一步查验。


郑莛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详述事件经过,当她询问警方可否让她打电话给使领馆时,遭对方拒绝。接著多名警察开始搜查她的随身物品,轮番比对信用卡、拍照、询问住所与旅行目的。期间一名男警甚至怒吼质疑:「妳是中国人对不对?这本护照是假的,我们查过根本没有这个号码!」

 

妳是中国人对不对?

郑莛被宛如电影审讯犯人的情节吓得发抖。讯问过程中,边境警察一度拿出一张中国女通缉犯的照片与她的脸对比,认为「两人颧骨的位置差不多」。面对指控,郑莛只能不断说明自己是台湾人。


最后,一名便衣女警要求查看她的社群帐号,对方用翻译软体读取她的限时动态与私人讯息,发现她在被带去小房间的路上仍发限动报平安,认定这不是通缉犯会有的行为。


「那一刻我忍不住掉下眼泪。」郑莛说,因为在被带去小房间的第4个小时过后,「终于有人相信我没有说谎。」


查验过程中,一张大学时期办的屈臣氏会员卡背面留有她亲笔英文签名,与护照上拼音姓名一致。由于德国警方能辨识英文签名,这张卡因此被归入「可证明本人身分」的物品。郑莛认为那张卡可能是她被放出来的原因之一。


获释后,郑莛被警方告知会将这个事件「当作没有发生」,不会留下任何负面纪录。然而,边境警察同时也在未清楚告知其权利情况下,要求郑莛签署德、英与简体中文三份「同意被限制自由」的警方「免责」文件。


针对德国警察是否执法过当,驻德台北代表处法兰克福办事处处长罗美舜向中央社说明,获悉此事时已第一时间联系法兰克福航警局。


航警局局长表示,现行作业规范明定,被滞留的外国旅客若有需要,可要求联络其所属国的使领馆。罗美舜指出,若遇到类似情况,边境警察可先致电法兰克福办事处,因为办事处人员能立即辨认出旅客是否为台湾人,或是否冒用台湾护照。


罗美舜另建议,国人出国前应携带至少一张与现貌相符的身分证件或文件影本,以免护照照片与本人差异过大造成误会。


历经一场被误指为中国通缉犯的漫长恶梦,郑莛走回本应在4小时前就抵达的行李转盘,忍不住放声大哭。心有余悸的郑莛告诉中央社,当时她最害怕的,是警方将她遣返到陌生的中国,更不敢想像若当下警方联系中国使馆会有什么后果。


使用机器人脸与指纹辨识的欧盟申根区「数位边境系统」(EES)陆续上路,未来恐发生更多扫描不准确的乌龙事件。已投入书展工作的郑莛仍在百忙之中抽空受访,希望藉自身经验提醒德方建立更合理的查验程序,也让更多台湾旅客了解在异国遭误扣时的权益与求助途径。(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斯文败类!南加大中国博士生涉下药性侵多人 面临8项重罪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