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9时30分左右,4名窃贼在罗浮宫(Musée du Louvre)刚开门迎客之际,从架在建筑外部的货梯进入阿波罗长廊(Gallerie d’Apollon),在短短7分钟之内窃走8件展品,包括法兰西皇帝拿破仑(Napoléon)时期和其他君主时期的珠宝。法国内政部长努涅斯(Laurent Nunez)说,这些收藏的「历史价值无可估算」。
犯案后,窃贼们骑著摩托车逃逸。罗浮宫立即宣布「因特殊原因」关闭,警方封锁周围地区,并全力追查窃贼去向。但仍有许多游客在封锁线前拍照,与罗浮宫相连的商场也正常开放。
来自巴西的艾梅达(Allen Almeida)第一次到巴黎观光,早早安排参观罗浮宫,如今只能远远以玻璃金字塔为背景拍一些纪念照。
他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错失参观罗浮宫的机会,「我很伤心」,虽然他的家乡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治安也不算好,但「我没想到在巴黎也会发生这种事」,类似窃案即使在巴西也很罕见。
艾梅达在法国只停留4天,不容易再安排来一趟罗浮宫,也不知道何时恢复开放,只能无奈地说:「也许下次(再来)吧。」

来自英格兰的游客乔(Jo)也是订好了票准备一览珍宝,来到现场却看到警察进出,然后才知道罗浮宫遭窃闭馆的新闻,感觉「相当震惊」。
第一次来到巴黎的乔说,她没有特别想看的展品,原本只想尽情探索,欣赏罗浮宫的建筑、景观和收藏。
她的旅伴洁伊(Jay)补充说,她们原订12时30分入馆参观,但发现展馆关闭,旁人告诉她:「妳们得退票了。」
洁伊来过巴黎,但从未参观罗浮宫,而且明天安排去迪士尼乐园,后天返回英国,因此这次仍将错过这座博物馆,但好在英格兰距离巴黎很近,「我们随时可以再来」。
案发后数小时,皇后尤吉尼(Eugénie)的后冠在罗浮宫附近被寻获,上面镶有1354颗钻石和56颗祖母绿宝石,据称有受损。
罗浮宫是法国的瑰宝,也是全球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每年迎接近900万人次游客。根据罗浮宫官方网站数据,其中约77%是外籍游客。

罗浮宫作为法国首屈一指的博物馆,理应采取最高等级的安全措施,然而却非第一次遭窃。
1911年,名画「蒙娜丽莎」(La Joconde)不翼而飞,警方两年后才在义大利佛罗伦斯(Florence)逮捕一名工匠,并在他的公寓找到这幅画。
1939年,法国画家华铎(Jean-Antoine Watteau)的作品L’indifférent失窃,青年画家波古斯拉夫斯基(Serge Bogousslavsky)后来自首,并归还画作。
1976年,收藏在阿波罗长廊的「查理十世之剑」(Épée de Charles X)失窃,根据当时「世界报」(Le Monde)报导,3名窃贼偷走了剑,打倒两名警卫后逃之夭夭,这把剑至今没有寻回。
1983年,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赠与的16世纪头盔和盔甲失窃,2021年突然出现在波尔多(Bordeaux),随后被送回罗浮宫,但世人至今不知窃贼身分,也从未厘清犯案过程。

1998年,法国画家凯米尔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的「通往色维尔之路」(Le Chemin de Sèvres)遭窃,从此下落不明。
法国文化部长达提(Rachida Dati)接受TF1电视台访问时提到博物馆的「脆弱性」。她说,博物馆的安全保障40年来都未获足够关注,罗浮宫馆长两年前就曾向警方提出审查安全措施的要求。她强调,必须让博物馆有能力因应「这种新型态的组织犯罪」。
罗浮宫工作人员今年6月也曾罢工抗议游客过多、设备老旧及人手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设备陈旧问题并因应日益增加的游客潮,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年1月宣布启动大型翻修计划,估计耗资达7亿至8亿欧元(约新台币251亿至287亿元)。
马克宏今天说,这次窃案「侵犯了我们珍视的文化遗产,因为那是我们的历史」。他矢言追回珍宝、将窃贼绳之以法,并强调罗浮宫翻修计划包含强化安全防护措施。(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