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Limerick)运动与运动营养学副教授诺顿解释说,白天变短时,我们应该早点吃晚饭,以改善我们的情绪、新陈代谢和健康。

她在非营利媒体The Conversation撰文指出,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可能会忍不住在晚上晚一点进食,但为了支持我们体内的生理时钟——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 

她说:「将用餐时间与身体的自然节律对齐,有助于稳定精力、情绪和睡眠。」

「消化、激素分泌(包括帮助睡眠和消化的激素),甚至你一天中燃烧的热量量,都受到昼夜节律影响。」

科学已经晚餐太晚吃可能对健康有害,诺顿建议,晚餐的最佳时间是「理想情况下午5:30到晚上7:00之间,或至少在睡前2到3个小时」。

她解释说,研究发现,晚上10点吃晚餐的人,血糖高峰比下午6点吃晚餐的人高20%,脂肪燃烧量则少了10%。

诺顿还说,一项涵盖29项试验的综合评估发现,早些进食、少吃几餐,以及将大部分热量集中在白天摄取,都有益健康,包括更明显的减重效果以及改善代谢指标,例如降低血压、血糖和胆固醇。

她强调,应避免临睡前进食,因为其他研究显示,接近睡眠时间进食与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共同社:日本探询2026年1月与中韩峰会 中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