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脾负责吸收养分,胃则处理食物,两者合力消化。糯米性质黏滞,容易卡住消化系统,造成胃胀气、疲倦、拉肚子。若本来就肠胃虚弱的人,更容易有这些状况。尤其吃太多油腻馅料,还会让体内湿热加重。刘宗升表示,中医调理会以健脾和胃、行气化湿为主,让消化功能恢复正常。

要舒缓不适,两个穴位帮得上忙。第一是「中脘穴」,在肚脐与胸骨中间,能缓解胃胀、反酸、消化不良;第二是「足三里穴」,在膝盖下方小腿外侧4指处,能提升脾胃功能、改善疲倦。每天按23次,每次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力道别太大,以免反效果。

除了按穴位,还能泡中药茶饮来帮助消化。推荐「山楂陈皮乌梅茶」与「麦芽神曲茶」。前者帮助分解油腻、理气消胀,后者则特别适合糯米引起的胀气与便秘。两者都建议温热喝、饭后喝,每天1~2次。不过,胃溃疡、孕妇、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饮用,最好咨询中医师。

 

想避免肠胃出问题,过节时还是得注意吃法。建议每次吃1至2颗粽子就好,配清爽蔬果,多咬几口、慢慢吃。粽子要热著吃,不要吃冰的,饭后也可以散步10至15分钟促进肠胃蠕动。

有慢性胃病、老人或小孩,建议选择清淡口味的粽子,并搭配茶饮与穴位按摩,让端午过得更健康又舒服。

中医师分享消胀气2个穴位。马光中医提供
中医师分享消胀气2个穴位。马光中医提供
中医师分享消胀气2种茶饮。马光中医提供
中医师分享消胀气2种茶饮。马光中医提供
延伸閱讀:端午 放假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逆势涨价潮!连锁烧肉推230元「轻享店」附吃到饱 3县市主题店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