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友的疗法来自京都大学的临床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已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这款新药更被日本纳入「SAKIGAKE审查体系」,可享有快速审查资格,加速上市时程。不只如此,住友还成功将在日本制造的细胞产品送往美国进行移植,显示iPSC疗法已具备跨国供应能力,未来国际化脚步将更快。
不过,iPSC疗法能否普及,关键不只在医疗端,也取决于「工业化制造」的进展。再生医疗的挑战在于如何量产品质稳定的细胞。为此,日本日立开发出符合GCTP标准的自动化iPSC培养设备,并交付住友使用,象征细胞疗法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全球商业化浪潮即将展开。
这股趋势也牵动台湾生技业的布局。三顾是国内唯一取得日本京都大学iPSC技术授权的业者,并率先推出「iPSC家族储存」服务。抗老医学专科医师潘天健表示,如果民众能在健康时就先储存自体iPSC,未来治疗不仅能避免免疫排斥风险,也能缩短等待时间,确保细胞品质,让疗效更有保障。他直言,现在就是储存的最佳时机。
除了储存服务,三顾也积极布局应用端。旗下乐迦再生位于竹北的全自动化PIC/S GMP厂,预计明年启用,将成为未来iPSC疗法的制造基地,打造从前端储存到后端制造的一条龙模式,抢攻庞大的再生医疗与CDMO商机。
三顾执行长杨滢臻指出,住友药证申请等于为iPSC疗法吹响第一声号角,让「为未来储存一份健康的希望」的理念更具体。他解释,iPSC就像每个人最年轻的生命备份,如果能先建立「自体细胞银行」,未来当新疗法问世时,就能直接「提领」健康细胞进行治疗,没有排斥风险,也能掌握治疗黄金期。三顾强调,随著更多iPSC新药陆续上市,个人iPSC储存将如同保险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健康投资,陪伴台湾民众迎战高龄社会。


火線話題 | 再生科技
這篇報導屬於「 再生科技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