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怡宁8日上午在脸书发文,直指该名「157小姐」抱怨在高铁上遇到带小孩的母亲竟容忍小孩吵闹不管,不仅上传对方母子的照片,还使用、「穷酸」、「阶级复制」、「边角料」等字眼形容该名母亲,一度引发大批网友围攻该名带小孩的母亲。
不久后,该名母亲出面澄清,指自己与孩子并未失礼,而「157小姐」的描述与事实不符。陆续又有多名同车乘客发文作证,指出现场情况与原文大不相同,舆论风向急转。
苏怡宁在文中指出,随著事实被厘清,「157小姐」最终私讯道歉,信中承认自己情绪失控、未经当事人同意就公开照片,造成严重伤害。经当事妈妈同意,他公开这封道歉信,「希望事件能真正画下句点」。
他强调,这起事件凸显台湾网路文化的危险倾向,匿名与流量导向让造谣与霸凌变得轻易,「一个轻率的谎言,比任何武器都锐利」。他呼吁民众提高媒体识读能力,「不要再被带风向的文字牵著走」。
苏怡宁也语重心长指出,台湾社会对妈妈愈来愈苛刻、对孩子愈来愈不耐烦,「匿名除了助长恶意,也让人忘了理解与体谅,只剩下抱怨与杀戮」。他表示:「我分享这封信不是为了在伤口上洒盐,而是提醒大家,让台湾成为一个能让妈妈安心育儿、孩子自由哭笑的地方。」
该名当事人妈妈是名心理师,也在脸书表示:「我选择原谅对方,是因为我希望社会对小孩包容,也希望对年轻人包容,不希望她被公审而有创伤,所以选择肯定她的道歉并为她挺身而出,希望大家别再公审她。」
但该名母亲昨日在脸书透露带小孩坐高铁回台北,全程压力山大,在回到台北改搭捷运后,心情才轻松很多,觉得捷运上吵杂多了,闭眼的人,也不觉得说话的人干扰。但让她崩溃的是:「结果突然看到捷运也在提醒要降低音量了,台铁、公车也要跟进,政府到底要亲子怎样啦!一边说提高生育率,一边打压家长孩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