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刊登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的研究,追踪英国 8 万多名受试者近 8 年,利用光感测器记录夜间光线暴露量。研究结果显示,睡眠环境越亮,血糖代谢越容易出现问题;与在全暗房间睡的人相比,暴露在最亮光线中的族群,糖尿病风险整整高出三分之二。
减重暨家医科医师魏士航指出,夜间的光线不只来自手机和平板萤幕,电视亮度、室内灯光、甚至窗外的路灯都算在内。这些人造光会干扰体内生理时钟,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让身体难以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当睡眠节律被打乱,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血糖调节变差,自然提高糖尿病风险。
魏士航提醒,不少人以为只要控制饮食、多运动,就能稳定血糖,但忽略了「夜间光害」才是影响代谢的隐形破口。长期在亮光中入睡,不但会让人睡不好,还可能让白天精神差、食欲变强,进一步增加热量摄取,让血糖与体重双双恶化。
想恢复健康的生理节奏,魏士航建议从生活细节下手,包括睡前降低手机和电视使用、保持卧室黑暗、白天多接触日光,以及避免睡前进食,让身体在夜间能顺利进入修复模式。他提醒,如果已经出现晨起疲倦、口渴或体重上升等情况,应尽早接受代谢评估,找出真正原因。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抢攻糖尿病千亿药物市场 药祇生医开发新药后天登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