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卷入京华城弊案、政治献金案,于去年12月26日遭北检起诉。案经移审至北院,检方两度向法院声请羁押,合议庭先后于去年12月27日、29日裁定柯文哲以3000万元、7000万元交保,随后均遭检方抗告成功;检方第三度声押,北院最终于今年1月2日裁准。

热门新闻:边荷律快哭了!偷偷来台遭遇这情况 「心里真的很愧疚很抱歉」

柯文哲自今年1月起羁押禁见3个月,期间经历3度延押获准,此次羁押期限将于10月1日届满。由于日前北市前副市长彭振声已出庭作证完毕,柯文哲的律师因而顺势提出具保停押声请,北院今日提讯柯到庭进行延押讯问,外界也关注柯究竟能否交保、重回自由之身。

律师余韦德解释,由于柯文哲涉犯《贪污治罪条例》违背职务收受贿赂等罪嫌,最重本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依《刑事妥速审判法》羁押期限规定,第一审延押以6次为限、每次延押不得逾2个月,加上一审第一次羁押3个月,也就是说最多可羁押15个月,柯至今延押额度还剩3次。

余韦德律师说明,羁押的理由主要有三,分别为犯罪嫌疑重大、有逃亡及串供之虞。然而就本案而言,柯文哲的逃亡机率偏低,且法院也不能因其涉犯重罪便随意押人,因此法官会考量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同案被告间是否有串证可能。

余韦德律师分析,因本案仍有被告「橘子」许芷瑜通缉在逃,若同案被告于审理期间,已有针对案情部分充分说明或有更改口供、承认犯罪,足以使法官直接或间接地厘清事件全貌,并认定有无许女证述已无妨,那柯文哲停止羁押的可能性便会提升。

相反地,余韦德律师指出,若法官认为目前全案仍有晦暗不明的情况,并认定许女的证述将攸关案情关键,为了避免串供的可能性提升及后续证词遭受污染,柯文哲能交保在外的机率便会大幅降低。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质疑办京华城案「有人指导」 柯文哲脸书讽:怎不羁押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