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宏律师13日在粉专发文「从母亲杀子案看见照护者的绝望」,他表示看到这个案例,所有的人内心都很沉重,「很感慨怎么会让一个母亲走到这一步?这位妈妈奉献一生的时间、金钱照顾孩子的心意,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母爱与付出,也是许多人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他表示因此一审判决中,法官虽判处她2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但也特别在判决书上建请总统依《赦免法》特赦,「这在司法判决中是罕见的情况,显示法官也深刻感受到这份母爱的重量,与常人难以言喻的煎熬。」

苏家宏指出,该名母亲的处境值得同情,也展现难以衡量的母爱,但仍不宜以特赦作为解决方式。「法律对于生命权的维护十分严谨。这位妈妈的选择值得同情,但是法律不能允许。」他认为,若因怜悯而以特赦免除刑责,将可能让生命保护的底线逐步被模糊,「任谁都能有理由去剥夺别人的生命了」。

律师建议,若家属不愿见高龄母亲入监仍可透过法律程序努力,例如:提出上诉争取更为轻微的量刑或获得缓刑;上诉期间被告无需立即入监,而二审法院将再次评估其高龄、健康状况与长年照护的艰辛,有机会获得更宽缓的裁量,甚至缓刑(不必真正入监)。

他同时指出,母亲在案发后即时自首、在审理过程中数度落泪,显示其强烈愧疚感。「若她最终必须服刑,也可能成为某种形式的心灵救赎。」律师认为,依法承担后果,也许能让她在晚年获得一份内心平静。

苏家宏律师。翻摄《苏家宏律师》粉专
苏家宏律师。翻摄《苏家宏律师》粉专

苏家宏强调,这起事件的核心不仅是刑罚问题,更是台湾照护者普遍面临的社会结构困境。他指出,照护者往往承受巨大压力,却缺乏足够的资源与支持,一旦走入绝境,悲剧便有可能重演。他呼吁政府强化长照体系,包括更完善的喘息服务、可负担的长照资源及全面的心理支持,避免让照护者在压力中孤立无援。

「照顾者不是机器,他们也会崩溃。」律师呼吁社会正视照护者的需要,也提醒民众关心身边承担照顾责任的家人与朋友,协助其寻求社会资源。「比起特赦,更重要的是让照护者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扛。」他也呼吁每一位照护者都要记得先照顾好自己,也要勇敢求助,「社会上有许多资源可以运用,千万不要把所有压力往心里埋。」

他写道:「我不会建请总统特赦这位母亲,会请她继续上诉,但我恳请政府将社会支持建构的更加完善,包括更充足的喘息服务、可负担的长照资源、心理支持系统,让每一位照顾者知道:他们不是孤单一个人在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国外交部公告「暂勿赴日」 林氏璧:很危险!我们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