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今召开中执会,根据民进党发言人吴峥会后转述,赖清德指出,自己2022年当立委时,与时任立委赖劲麟,提案制定《环境基本法》,当时虽然民进党是中央执政,但在国会并非多数,我们在朝野共识下完成立法,在《环境基本法》第23条,将「非核家园」明定入法,成为国家的法定政策目标。
赖清德提到,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灾事件后,当时总统马英九宣布核一、核二及核三厂不延役;2013年的309废核大游行,北中南东汇聚了超过20万人走上街头,高喊「终结核四、核电归零」,在台湾反核主流民意高涨下,终于在2014年,当时的总统马英九、行政院长江宜桦,宣布将核四封存。
赖清德表示,他要特别感谢所有环保运动者及公民团体的投入跟付出,几乎所有非核运动,例如贡寮反核四、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兰屿反核废料等等,都是在地的公民力量先行,才能走到现在,大家的行动支撑了台湾的永续发展。
赖清德强调,世界各国对于核电,无论是「终止」、「延役」或「重启」,都是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程序,历经社会充分的共识,甚至还编列庞大预算支应。
推荐新闻:11艺人逃兵被逮 役政司长:还有下一波!清查5年内免役者
针对核电厂各机组将陆续除役的法定时程,赖清德指出,政府负责任地提早因应。即便核三厂2号机除役后,今年将有大潭7号机、兴达新1号、2号机及台中新1号机等的大型燃气机组上线,总装置容量达到480万瓩,远大于核三2号机95万瓩,是足足5倍之多。
赖清德说明,此时此刻核电只占了整体发电量不到百分之4;而太阳能加上水力、风力等绿色能源的发电量,则来到将近百分之30。今天的备转容量率,则来到百分之27.91。
赖清德认为,这正表示现在的台湾并不缺电,可以稳定供电,而依照台电的预估,就算加上人工智慧产业的发展,台湾到2032年也可以稳定供电。
赖清德表示,对于核能议题,政府一贯的立场是,我们不会排除任何有助于净零的方案和讨论。对未来新的、先进的核能技术,我们也都抱持开放态度。但是,任何的政策变更,都必须要满足「核安无虞」、「核废有解」,以及「社会共识」三个重要的前提,才有继续进行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