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贤表示,台湾的能源是国家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台电一年在能源上的支出,如果加上民间能源支出,其实整个台湾一年花在能源上的金额,已经超过两兆台币。这样的金额不是只有台湾面对,全世界所有先进国家,只要使用能源、工业发展、产业兴旺,能源就是最重要的支出,往往比医疗健保多两倍以上,甚至比国防支出多五倍以上。
童子贤直言,为什么他要在两年半前,就开始呼吁「核二、核三不要关掉?」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竞争力、民生富庶、产业国际竞争力,这跟颜色、党派都没有关系。台湾的繁荣、尊严、安全,也不该跟颜色、党派绑在一起,这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童子贤表示,核二、核三在停机之前,一年可以提供超过300亿度电。平均成本一度只要1.1至1.4元。相较之下,台湾的绿能虽然不是不好,但因为土地狭小,发展风电、太阳能的成本却偏高。便宜的也要4.5元以上,贵的甚至高达7元。小学二年级就能算得出来,核电 1.1 元、风电 6.5 元,差价就是5元,300 亿度电差 5 元,就是 1500 亿。这就是为什么立法院常常要拨补台电上千亿元,否则台电就说要调涨电价。这笔帐清清楚楚,电价不只是数字,它牵涉到人民生活负担、牵涉到产业竞争力。
童子贤表示,再看国际例子,义大利在 1980 年代曾公投废核,但 2024 年 7 月,他们总理已经宣布要恢复核电,因为风电、太阳能占据太多农业用地与景观。瑞士、瑞典也在 2024 年分别放弃「核电 40 年停机」的政策,改为「只要每年安检合格,就继续运作」,甚至延长到 60、70 年。
童子贤表示,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都在走这条路,因为这才是国际潮流。为什么?因为 AI 需要庞大电力,微软、Meta(脸书)、亚马逊、OpenAI、Google 这些国际科技巨头,全都投资或直接签约购买核电,因为他们需要「稳定、不排碳」的电,才能支撑产业发展。
童子贤表示,再看绿能的限制,风电「有风才有电、没风就没电」,夏天傍晚最热、最需要冷气的时候,风常常停了;太阳能更不用说,晚上根本没办法发电,这不是理想问题,而是现实。
童子贤表示,因此,我们要理智思考,台湾要繁荣、要便利、要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充足、不排碳」的电力。绿能可以发展,但不能无限制发展,否则对山林保育、环境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既然核电稳定、干净,为什么要把它白白废掉?这就是他两年半前,在核二一号机即将停机时跳出来呼吁的原因。
童子贤呼吁,明天 8 月 23 日,让他们用神圣的一票告诉政府,台湾需要电,需要不排碳的电,需要保障民生富庶、需要维持产业竞争力。呼吁大家「核三延役」公投投下同意。
延伸閱讀:核三重启公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