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暨林口长庚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姚宗杰医师指出:「我国最常见的过敏类型就是过敏性鼻炎,而尘螨则是最主要的过敏原,几乎无所不在于室内环境中,约占过敏原比例的一半以。根据统计,台湾20岁以下族群的过敏性鼻炎盛行率高达37.8%,是全年龄的1.4倍,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罹。亚洲回顾性研究也显示,约有40%的病患在6岁前发病,另有30%于青春期发病,且盛行率仍持续攀升,可见此疾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冲击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5 至 11 岁不仅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年龄,更是重塑免疫的关键时期。若能在此阶段透过科学方式训练免疫系统冷静应对过敏原,将有望更有效地控制病情,甚至争取长期控制的可能。」

台湾过敏气喘暨临床免疫医学会理事长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科吕克桓医师说明,自2020年起,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成为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新利器,终结了长达十余年没有突破性疗法的治疗停滞期。然而,过往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仍无法用于儿童病患,临床上仅能透过抗组织胺、鼻喷类固醇等药物控制症状,尽管已经调高了剂量、给药频率,治疗成效难以满足中重度病患的需求,儿童、青少年的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病患可能因为症状,导致睡眠品质、课业表现受到影响,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小儿部王敬瑜医师提及,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适应症已新增5岁至11岁的病患,只要确认过敏原为尘螨就有机会用药,透过每日服用一次药物的方式,达到长期接触少量尘螨萃取物的效果,此疗法透过重塑免疫、训练免疫系统以沉稳面对过敏原。提醒民众,重塑免疫的过程如同马拉松,需要长期且稳定的训练,治疗前期可能会先出现副作用。由于免疫重塑需时较长,学会目前建议至少治疗1.5年,约在治疗8至14周时会看见症状减轻;完成1.5年的治疗后,有望迎来长期控制疾病,甚至达到稳定控制的目标。

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新增5岁至11岁适应症 及早掌握黄金治疗期、重塑免疫是关键

姚宗杰医师先前提到:「 2024年底发表于国际期刊《Lancet Regional Health Europe》的临床试验,涵盖1460位5至11岁病患,证实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在儿童族群中具备与成人相同的疗效与安全性。」姚宗杰医师进一步说明:「因此,在2025年7月23日,卫福部同意扩大适应症范围,除了原本12岁至65岁病人, 5岁至11岁儿童也在适用范围9。

特别感谢政府看见儿童、青少年病患的治疗需求,让孩子们可以掌握5岁至11岁重塑免疫的治疗黄金期,有望争取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的机会。此举不仅接轨欧美,也象征著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迈入新里程碑,让病患掌握黄金治疗期,有望长期控制甚至长期控制疾病。」

传统治疗成效较难满足中重度病患需求 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有望突破过去求学、睡眠困扰

吕克桓医师接续说明,尽管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终结了长达十多年的治疗停滞期,让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不只停留在症状控制,而是可以朝著疾病长期控制前行。然而,过往尚未新增5岁至11岁的适应症,儿童、青少年病患的治疗仍以传统治疗为主,临床上会优先使用抗组织胺、鼻喷类固醇作为治疗武器,透过抑制免疫反应的方式,来达到症状缓解。尽管可以帮助轻度过敏性鼻炎的病患控制症状,但对于中重度的病患而言,症状控制的成效就会大幅降低,难以满足病患与家长的治疗期待,因此,过往属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病患,可说是面临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

提及过敏性鼻炎对于儿童、青少年病患的影响,吕克桓医师指出,澳洲就有一个千人的调查研究,揭露了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儿童病患,在睡眠品质、求学生涯层面上的困境。在睡眠层面,许多病患陷入「难入睡→睡不安稳→醒来还是很累」的恶性循环,长期处于睡眠品质不佳、睡眠不足的状况;在学习层面,因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眼睛痒等症状与睡不好的多重影响下,不少孩子难以专注于课业上,相较于常人,其学业成绩也有较高的机会低于平均值;整体而言,属于中重度的过敏性鼻炎病患的冲击还会更为剧烈。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治疗选择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孩子的人生正受到过敏性鼻炎的影响,可以使用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来长期控制疾病,无疑是他们疾病控制中的一线曙光。

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如马拉松训练 长期稳定服药有望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

王敬瑜医师也指出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可以长期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关键,过敏性鼻炎的病患在接触到过敏原时,如同在油锅中加入一滴水一样,会引起很剧烈的发炎反应,造成难以控制的症状。而适用于尘螨过敏的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便是让病患长期且少量的接触尘螨萃取物,进而减少对于尘螨的敏感度、并提升耐受性,约需8至14周方可看见症状改善;稳定服药1.5年后,有望大幅减少抗组织胺、鼻喷类固醇等药物,甚至长期控制疾病。整个过程有如马拉松训练一样,在练习前期,不仅很容易感受到剧烈的不适,对于进步的表现也未必非常有感;但透过持续的练习,便可逐渐的习惯训练的强度,越来越能忍受长跑带来的酸痛感,最终甚至能享受在终点线举起双手的喜悦,迎接自在呼吸、轻松生活的崭新状态。

王敬瑜医师也提醒,如同马拉松选手需要教练的专业指导,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也需要仰赖医师、病患的配合,在儿童、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已有更多治疗选择的今日,切莫相信坊间偏方,或是过度依赖益生菌等保健食品、防螨寝具,仍建议在医师的医嘱下,透过科学治疗控制疾病。此外,若在使用新一代舌下减敏疗法期间,出现任何不适都应主动与医师告知,透过副作用管理有望减缓副作用,勿自行中断疗程,以免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