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77年的儒鸿,以制造弹性针织布料和机能性成衣闻名,是台湾知名的纺织大厂,公司以台湾总部为研发创新中心,生产基地则遍及台湾、越南、柬埔寨等地区。
儒鸿举行法说会,儒鸿第1季营收新台币93.74亿元,季减2%,年增22.8%;归属母公司净利16.79亿元,季减1.5%,比去年同期成长17.8%,单季每股纯益6.12元,为历年同期次高,整体表现淡季不淡。
洪瑞廷表示,对等关税是暂时性且有期限的作法,并非持续性方案,但「过去一段时间确实是辛苦的两个月」,上季法说会在3月7日召开,当时完全没想到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等关税会是这样,此对于纺织的供应链造成的压力,一点都不亚于先前发生的金海啸及新冠疫情,不过他表示,接下来等到各国对等关税税率确定后,预估进入到今年底大致上的游戏规则都会底定,因此对于明年的状况是乐观且有信心。
洪瑞廷表示,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暂缓90天,期间先征收10%的基准关税,他表示多出的10%关税现阶段先由品牌商与制造商分摊,依不同客户,儒鸿平均分摊比例约5%以内,而这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分担,过去原物料上涨或不确定成本增加,品牌端都会希望长期伙伴可共同面对压力,这次也是这样的状况,至于这次对等关税目前多出的10%,儒鸿平均分摊比例约5%以内。
针对5月新台币急升,儒鸿财务长林芬如表示,毛利率方面,因公司收款和付款主要都是美元计价,两者形成自然避险,因此影响有限。影响比较大的是业外的汇兑评价损失,评估新台币兑美元每升值1%,大约会对儒鸿获利造成约4000万元影响。
洪瑞廷指出, 4月初对等关税宣布后,儒鸿的订单完全没有被取消,主因是儒鸿的技术领先,护城河不低,他观察布和成衣等公司两大产品线,客户开发的能量仍存在,市场需求还是存在,且还满强劲,这是好现象,显示即使对等关税可能导致成衣价格上涨、削弱民众购买力,但品牌商仍积极开发新产品,希望借此冲淡关税影响。他表示第2季订单没问题,动能还是满强,目前订单能见度大约看到6月。
针对5月新台币急升,儒鸿财务长林芬如表示,毛利率方面,因公司收款和付款主要都是美元计价,两者形成自然避险,因此影响有限;反而影响比较大的是业外汇兑评价损失,新台币兑美元每升值1%,约对儒鸿获利造成约4000万元影响。
延伸閱讀:新台币暴升
